而且法國參與的聯軍在陸地上也被華夏軍給擊退了。
因此對於英國人的請求,法王陷入了猶豫之中。
如今華夏的水師徹底掌控了制海權,即便是法軍取得了勝利,也難以收復阿姆斯特丹。
更何況華夏的水師隨時可以將波蘭的華夏軍運到荷蘭。
如今要法國單獨出兵,他肯定不樂意!
於是路易十三表示法軍的動員集結也需要時間,華夏的軍力太強,法軍單獨幹不過。
西班牙的軍隊距離荷蘭太遠,但是英國的軍隊卻只隔了一個英吉利海峽。
路易十三要求英國必須同自己合兵一處,他才能發兵。
如今華夏人掌握著制海權,如果英國要發兵就必須偷渡英吉利海峽,一旦被華夏的軍艦發現,這後果可想而知。
但如果讓華夏人佔領了荷蘭,那麼他們下一個目標一定是倫敦。
最終查理一世還是決定派出12000名英國士兵偷渡到法國的加來。
一個風高浪急的夜晚,數百艘小船開始藉著月色橫渡海峽。
雖然華夏的巡邏船發現了,不過由於英國人大多是小船,最終還是有將近6000英軍成功的偷渡到了加來地區。
由於法國並沒有第一時間出兵,給了華夏軍隊充分的時間修築防線。
如今他們在烏得勒支到阿姆斯特丹的路上,修築起了好幾道防線。
5萬聯軍進攻了半個月,依舊是寸步難行。
而且華夏的艦炮遠比他們想象中的遠,華夏人在修築陣地的時候做了精確的計算,攻擊中的聯軍經常遭到艦炮的襲擊。
而此時丹麥王國在瑞典的斡旋下也同華夏締結了互不侵犯條約。
這樣一來戰艦就能進入日德蘭半島海域了,徹底打通了波羅的海的航線。
而1萬名華夏士兵也從但澤港來到了阿姆斯特丹港。
有了這1萬人,鄭芝龍足以控制整個荷蘭的局勢了。
李世祖之所以沒有派出更多計程車兵,不是兵力不足,而是因為他準備直接打通陸上的通道。
但澤距離荷蘭並不算太遠,還不到一千公里。
雖然神聖羅馬帝國此時境內有上百個邦國,但是主要的大邦國不多。
華夏軍隊只要佔領勃蘭登堡、薩克森、洛林這三個邦國,就可以打通整個北德意志地區。
為了防止神聖羅馬帝國最大的邦國奧地利添亂,於是李世祖主動聯絡奧斯曼帝國,讓他們繼續圍攻維也納。
然後他率領12萬大軍開始進攻勃蘭登堡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