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的反偵察能力實在太強了,有時還會故意暴露來擾亂他們的追蹤。
反正派出的各路追蹤高手,都無法找到陛下。
至於幾個皇子雖然他們都被封為了親王或者郡王,但是李獻忠表示華夏不設封國。
最終內閣將整個世界劃分為七大軍區。
包括華夏本土軍區、澳洲東印度群島軍區、波斯印度軍區、歐洲軍區、非洲軍區、北美洲軍區同南美洲軍區。
當地的稅收行政向軍區上繳,軍再統一向中央上繳。
二皇子李世祖一人身兼歐洲軍區同波斯印度軍區兩個軍區的總督。
三皇子同四皇子依舊在京師居住,五皇子自然是居住在倭國。
如今有了李獻忠的傳位詔書,皇太子李聖祖繼承大統自然是名正言順。
不過如今已經八月了,距離新年已經不到半年了,時間上還是比較吃緊的。
內閣首先是要擬定新朝的年號。
如今華夏正在一統環宇,正是一個天下大同的時代。
故而內閣欲取年號“大同”。
但問題是這個年號已經被多次使用過。
最早使用的南梁武帝蕭衍。
除了南梁之外,許多地方政權也用過,比如南詔的地方領袖隆舜,遼國太宗耶律德光、東夏國的
蒲鮮萬奴以及倭國的平城天皇與嵯峨天皇,他們都使用過“大同”這個年號。
最終李聖祖表示,既然沒有大一統王朝使用過,那麼就定“大同”作為自己年號。
茅元儀說道:“其他還好說,但如果二皇子不親自回來參加陛下登基大典,恐怕會引起朝廷的非議。”
“4個多月的時間,陸路是肯定是來不及了。海路恐怕還得碰下運氣,孟買、霍爾木茲、蘇伊士、阿姆斯特丹都得通知。”
“如果二皇子在莫斯科的話,恐怕就來不及趕回來了。”
延平侯李成功說道:“二皇子通常情況下不會在莫斯科,他在阿姆斯特丹的可能性大一些。如今只有微臣乘坐最快的風帆戰列艦回到歐洲去,一切順利2個月可以趕到。”
蘇伊士運河的開通,使得到歐洲的時間縮短了不少,才使得通訊可以實現。
李成功說的這種近乎於極限操作,即船隻在航線上不補給,以最高速度航行2個月。
而且還不能遭遇啥大的風暴,幾乎只存在了理論上的可能性。
不過此時也沒有其他辦法了,這已經是這個時代最快的通訊方式了。
當然了正式登基之前,去太廟祭祖乃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李聖祖進行了沐浴更衣,來到了太廟祭祖。
太廟中懸掛著自己曾祖父高祖武皇帝李成梁,祖父德祖淳皇帝李如松的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