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達內對於球球的戰術改造從他先後兩次執教皇馬的平均積分可以看出,這位法國名帥在第1次執教皇馬期間的場均積分為2.28分;二進宮後,這一資料下滑到了1.51分。
進入新賽季後,齊達內採取了新老結合的人員選擇,不過隨著阿扎爾的受傷、約維奇狀態的下滑,這位法國名帥給予了維尼修斯以及羅德里戈這兩位年輕球員更多的出場時間。
與前任不同,非常瞭解C羅技術特點的齊達內深知無論是阿扎爾還是維尼修斯都無法取代葡萄牙人的進球能力,他並沒有給予這些邊路球員過於複雜的內收包抄責任,而是將本澤馬確立為前場的戰術核心。
仔細一想,本澤馬確實是當今足壇非常被低估的一名中鋒。 C羅效力皇馬期間,他一直擔當著綠葉的角色,甚至還創下過單賽季聯賽僅5球的尷尬紀錄。
C羅離開後,人們討論過維尼修斯、羅德里戈、阿扎爾,甚至還有表現平平的馬里亞諾,但唯獨把本澤馬排除在外。
本澤馬真的不具備獨挑大樑的能力?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他在近兩個賽季已經幫助皇家馬德里在各項賽事中打入了57個進球,總進球數冠絕皇馬全隊。
可以說,皇家馬德里在後C羅時代的當家球星不是身價過億的阿扎爾、不是拿過金球獎的莫德里奇、也不是領銜後防的隊長拉莫斯,而是這個能力看似平平、總是以“背鍋”登上頭條的本澤馬。
洛佩特吉、索拉里都忽視了本澤馬的重要性,但曾經帶領皇家馬德里創下輝煌的齊達內卻認識到了法國老鄉的價值。
來到球隊,他充分給予了本澤馬前場的自由活動權,為此甚至不惜大幅壓縮阿扎爾的拿球空間。
與此同時,皇家馬德里的主導戰術從曾經華而不實的地面傳統逐漸轉化為更加具有效率足球屬性的簡潔進攻。
為了取得進球,他們可以放下身段大打反擊、也可以進行一些看似漫無目的的長傳衝吊、當然也可以採取球隊最為擅長的邊路傳中。
皇家馬德里的戰術轉換可以從一組資料中得到明顯的體現,他們在本賽季完成了1577次成功長傳,排名全西甲聯賽的第1位。
要知道,皇家馬德里一共也只進行了2442次長傳嘗試(這一資料只能排在西甲聯賽中的第11位),他們的長傳成功率達到了驚人的64.6%,排名全西甲第1位。
皇家馬德里能夠獲得如此高昂的長傳成功率並不偶然,他們的長傳球更多由克羅斯、拉莫斯以及卡塞米羅策動,其中克羅斯是當今世界足壇數一數二的頂級中場,他的長傳成功率達到了驚人的86%,是本賽季西甲所有中場球員中長傳成功率最高的一位。
拉莫斯以及卡塞米羅在場上的職責更多是負責防守,但並不代表他們的腳法就不足以支撐一些高難度的長傳。
拉莫斯本賽季已經完成了238次成功長傳,長傳成功率達到了73%,是所有後衛球員中成功率最高的一位;
卡塞米羅在本賽季則一共完成了228次成功長傳,長傳成功率達到了71%,能夠排到所有中場球員中的第4位(要知道,卡塞米羅的位置是後腰,他的長傳成功率甚至比許多以組織排程聞名的攻擊型中場還要高)。
在中後場區域有了幾個穩定的長傳發起點,具有明顯速度優勢的維尼修斯、羅德里戈等人就有了更多的衝擊空間。
總體來講,這兩位球員具有相當出色的腳下盤的技術,但他們的接球意識以及跑位選擇還略顯稚嫩,因此不太適合範圍較小的傳控戰術。
一旦皇家馬德里使用一些具有時間差的高效率進攻方式,他們就能夠在邊路獲得足夠的盤帶加速空間,維尼修斯以及羅德里戈出色的過人能力就會側面獲得更多的體現。
有人認為維尼修斯在比賽過程中過於花哨的盤帶過人有些華而不實,其實齊達內是非常鼓勵年輕球員能夠在邊路積極展現個人能力的。
當然了,維尼修斯在邊路的突破不僅僅是為了展示自身的個人能力,也能夠為球隊的進攻帶來切實有效的立體性。
如上所示,當球隊以快速的長傳方式將皮球轉移到前場邊路時,本澤馬是沒有辦法及時包抄到中鋒位置的(本澤馬速度較慢)。
這樣一來,擺在維尼修斯面前的選擇就只有兩個:
一、利用個人技術強行內切射門;
二、利用腳下技術控制住皮球,等待邊後衛與中鋒的包抄。
一般來講,皇家馬德里的邊鋒不會進行過於冒險的個人單打獨鬥,而是崇尚於控制住皮球,等待己方後插上球員。
這樣的戰術策略不僅能夠極大增加球隊的傳中可能性,也會側面消耗對方防守球員的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