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即便他的速度在基礎上是追不上代號救世主的然而在這緊密的連線攻擊當中,他完全不輸在這點劣勢上面。
只瞧見他左手雖有傷,卻依舊蓄神待機,神不外張,虛實分明,緊貼著太極六合之要點。
出手間,處處能因勢利導,各種勁法隨重心變化而轉換,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輕緩勻靈之中寓以隨機待法之勢。
與其對決的代號救世主不知其中法門。但卻漸漸意識到耆老這太極拳中套路並非完全無法破解。
這損失太極拳講究“避三害守九要”,避三害是要求練拳時,切忌努氣、拙力和腆胸提腹;守九要是要求練拳時必須“一塌,二扣,三提,四頂,五裹,六松,七垂,八縮,九起鑽落翻要分明”
太極拳用在了技擊之上,必須得法。然而技擊本無法,若使有法御以無法,則惟在氣質、本能上下功夫。
必須要掌握其中的三個機會。
變勢之機,變動之機,發勁之機。
當對搏時,在雙方尚未接觸的情況下,能預知彼之運作變化,並使自身先於對方抱得有利態勢,此謂“變勢之機先於彼“。故雙方未接觸時為變勢之機。當雙方接觸的瞬間,若能先於對手發勁於彼之重心上,則謂“發勁之機先於彼“。故雙方接觸之瞬為發勁之機。當雙方兩勁接定後,此時若能變勁彼先,使彼勁走空,則謂“變勁之機先於彼“。故雙方接觸中為變動之機。此上為三機之要。三能,是指對彼之作用的感應之能,對己之神、氣、形的瞬間協同之能,對彼之作用的洽合之能。此三能均以神氣相合為基礎,神氣不和三能則一能不能。所謂混融八法為一,是指出手即是太極,當用何種勁將因彼而變,是一個勁,還是幾種勁混合而出,也將因勢利導。
總之,技擊之要不外乎“意在彼先”及不拘泥於成法,總以隨機應變,感而遂通為至妙。
......
這一場交手,對代號救世主來講,無疑是一場重要的啟發。
僅僅只靠揮舞拳頭,那是對付弱小的敵精靈。若是強大一些的呢?
代號救世主忽然想到了某漫畫中只需要一拳便能打敗敵精靈的光頭俠。
那是一種乾脆利落的戰鬥方式,然而自己卻遠遠沒有達到那一拳光頭俠的程度。他能做到的,就是像眼前這樣,在擁有著強大力量的同時去學習一些技擊技巧來彌補自己在遇到了此類高手時候,會產生的捉襟見肘的情況。
而此時此刻,經過了這一番搏鬥之後。
漸漸掌握了這種感覺的代號救世主退後一步。
耆老也當即緩了一口氣、他以為代號救世主應該也和自己一樣在經過了這麼就搏鬥之後,體力有所消耗。所以主動退步,換上一口氣,也正好給了耆老一個緩氣的機會。
然而耆老不知道的是代號救世主退後,是在給他最後一次緩氣的機會,卻並非是給自己機會。
之前的戰鬥對代號救世主來說,的確不擅長,使得他處在了劣勢。
但在已經掌握了耆老太極拳初步套路之後,代號救世主緩緩的抬起了自己的拳頭,冰冷的聲音再度響起:
“記住,這是你最後一次呼吸這世間的空氣!”
下一刻,死亡的氣息伴隨著代號救世主的拳頭,朝著耆老爆發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