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拆遷時代> 怪石由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怪石由來 (1 / 2)

據說在少昊時期,黃河發生了大洪水,淹沒了帝都犬城,許多人都慘死在洪水中。

金天氏帶著剩餘的部落人員,靠著獨木舟,躲到了山上,吃山果,喝山泉,打野物為生,山上竹林成片,建立了箐城。金虹氏就是這個時候出生在竹林裡,他從小沒有見過平原,七八歲的時候,他的力量就大得出奇,能搬起幾百斤的重物,被箐城的人們稱為神童。

早上,他爬到山頂,看著四處洪水淹沒,除了山脈連在一起,可以穿梭,各處都是孤立的山頭,只靠著木筏來往。母親常告訴他,以前住在山下,有木架的草棚,有雞,有羊,部落裡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聽了,覺得很神奇,問母親:“平地是什麼樣子?”

母親說:“像這洪水一樣,一望無際,大家不用坐舟,四處走動,還可以養羊,養牛,織布,建木房子。”

“那什麼時候洪水可以走呢?我們可以在平地上住呢?”

“有一天,洪水退了,我們就可以下山,住在平地裡。”

金虹氏於是盼著洪水退去的那一天,與母親重新下山居住,後來,漸漸長大成人,他力量也越來越大,甚至雙手一抱,就能撥出一棵參天大樹,這對他來說,都是雕蟲小技,人們嘖嘖稱奇,金天氏看他力大無窮,就封他為勇士,讓他保護部落。

這時,四處仍是洪水滔天,天空長期烏雲密佈,在箐城山下的水裡,竄出一條毒蟒,蛇長數十米,見牲畜便張開血盆大口把它吃掉,聞之色變,人們只要沾到一點蛇毒,便中毒而亡。金天氏為此整日茶飯不思,憂心忡忡,正無計可施之時,金虹氏自告奮勇:“首領,我願為你除去這毒蟒,只缺一把順手的武器。”

金天氏聽了大喜,說道:“我這裡有一塊上好的鎢鐵,你可將它鑄成一把寶劍,然後用它來刺防毒蟒。”

金虹氏拿了這鎢鐵,花了七年的時間,終於煉成了一把鋒利無比的寶劍,寶劍燒成之後,金虹式別了母親,告別鄉里,跋山涉水,循著巨蛇的蹤跡,終於找到了毒蟒的巢穴。巢穴就在一個幽深的峽谷之間,此時霧氣繚繞,陰沉恐怖,那蛇把身子一半藏在山谷之後,仰頭露出半截身子,白光閃閃,很是嚇人,只見兩個紅色蛇頭,對著天空不停探試,靠近一看,金虹氏才發現,這哪裡是什麼蛇頭,不過是那巨蟒的信子罷了,只見它嘴如巨鬥,眼如鑼鼓,一眼望不到頭。金虹式手握寶劍,趁著那蛇一時疏忽,跳到空中,攔腰砍了下去,這一砍不要緊,方才感到蛇鱗硬過龜甲,不僅沒砍傷它,反倒把它驚動,巨蛇順勢一轉身,張口便咬了下來。說時遲,那時快,金虹式朝它嘴角便劈了下去,只見那蛇躲閃不及,嘴部被劃開一道長長的口子,血流了出來,痛得蛇渾身直抖,噴出一口毒液,金虹氏急忙閃到一邊。等到巨蛇再低頭向他撲來之時,金虹氏一躍而起,跳到半空,朝著它的眼裡刺了下去,這時,血湧如注,又朝他噴出毒水來,金虹式此時心裡有底,不慌不忙地跳到一邊,就這樣,他們在山谷間,殺得天昏地暗,大戰了七天七夜,直到雙方都精疲力竭,此時,河水已經被染紅,毒蟒終於被他殺死,不過,金虹式也因為中了蛇毒,死在了河裡。

金天氏聽聞金虹氏戰死在蛇巢,悲痛無比,封他為泰山神,自從泰山神把蛇殺死以後,就再也沒有毒蛇禍害百姓了。

泰山神死了以後成了東嶽大帝,掌管著世間一切生命的生死大權,還能召人魂魄,執掌人間壽命,供人祭拜;那巨蛇死了以後,卻變成了孤魂,遊蕩于山川五洲,無處安生,東帝怕它再來為害鄉里,便把它鎮壓在南方的一座大山裡,此山便叫方正山。

他命此蛇化作一條小溪,把它困在此處,滋養山下的鄉民,又教它攝魂大法,專門震懾此處的妖魔鬼怪,收了魂魄,讓東帝發落。不知過了多少年,山下有了兩個村,靠近山下的村,叫方正山村,自從來了人後,人們便改姓為方,從山腳穿過此村,沿著山下的小路,再從一條僅能容一人寬的山路過去,又有一村,此村人姓牧,名叫牧家口,這兩村世代為農,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

那蛇雖然被東帝鎮壓,可是心裡卻時時不服,總想找機會逃脫,只要東帝不來管它,到了穀雨季節,就生了洪水,禍害鄉里,把人淹死,專食小孩的靈魂,以便得到法力,將來逃脫東帝的管制。

東帝來時,常化作一白鬚道士,經過鄉里,與村民招呼,來到山上,設壇作法,管束蛇怪,便能平安數年,山下人口漸漸就興旺了起來,到了宋元年間,兩個村裡,已經有幾百號人口,還有了不少外姓進來。

只不過,蛇怪在此,人們始終不得安寧,又沒有什麼辦法,就在方正山上建了一座土廟,修在小溪旁邊,敬奉東帝,希望蛇怪不要作亂。

那時,在牧家口有一戶人家,祖姓危,是一個官員的後代,隱居在此,因為家裡兄弟太多,東帝不在時,蛇怪出來作亂,沒有收成,實在沒有辦法,便去了村裡幾十裡外的西海市裡討生活,給一個鹽商作苦力,過了幾十年,經過兩代努力,到了危世同時,成了西海最大的鹽土商。

此時,危世同已經有了一兒一女,兒子叫危世才,年方十六;女兒叫危奴嵐,那年才十四歲。

一天,奴嵐起床時,世才正在書堂上早讀四書五經,危世同遞給他一本黃黃的書,只見他拿過書,大聲朗誦著:“早葉初鶯,晚風孤蝶,幽思何限。簷角縈雲,階痕積雨,一夜苔生遍。玉窗閒掩,瑤琴慵理,寂寞水沈煙斷。消無言、春歸無覓處,捲簾見雙飛燕。

風亭泉石,煙林薇蕨,夢繞舊時曾見。江上閒鷗,心盟猶在,分得眼沙半。引觴浮月,飛談卷霧,莫管悉深歡淺。起來倚闌干,拾得殘紅一片。”

沒有了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