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收取詩句之外,每個人在詩會開始後,還可以現場作詩,展現才華。接著微醺的酒勁,有些時候能迸發出更好的靈感。
“你們快,那邊那位是……”就在平南王府的人收取詩句時,忽然間帶著驚訝的聲音傳來。
陸凡和百里風塵同樣看向前方。
只見一個身穿白袍的老者,手中拿著一份書卷緩緩走來。他白髮蒼蒼,連鬍鬚和眉毛都已經花白,看上去年歲已高。
“陶白大儒……”百里風塵震驚地開口。
他認出了這個老者的身份,是京城內的一位大儒。
不只是他,在詩會現場接連有人認出了他的身份。
“陶白大儒,他竟然來了!難道今日我們的詩詞,是由他來點評?”有人開始猜測。
“如果真的是陶白大儒來點評,那可真是天大的榮幸!據說陶白大儒當年留下了兩首詩在黃鶴樓,沒想到能夠見到他本人。”
“……”
詩會現場議論紛紛,對儒道修士來說,大儒都是他們最尊重的人,同樣也是他們追求的目標。
平南郡主緩緩起身,朝著陶白大儒輕輕點頭。陶白大儒回禮:“見過郡主。”
“陶白老先生,這次詩會里面的詩句,還希望您能指點。”平南郡主聲音依舊清冷,她似乎面對任何人都是這樣。
下面的百里風塵用力一拍大腿,眼神盡是悔意:“唉……早知道是陶白大儒,我就該從半年前開始準備!”
陸凡理解百里風塵的心情,對儒道修士來說大儒的點評,可是很難得的機會。
這便是大儒……陸凡重新把目光落在陶白身上。
氣息內斂,身上還有儒道聖氣護體。對武道修士或者劍道修士來說,面對大儒最麻煩的地方,便是這儒道聖氣。
短時間不能破開的話,很容易被壓制。
與此同時,李韓的某個下人趁著這時候,跑到他身旁小聲嘀咕兩句,他眉頭輕輕一皺,然後看向後方的角落。
那個位置,正是陸凡所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