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暴風雨中的蝴蝶> 血砂第一章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血砂第一章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2) (1 / 6)

iii

英特雷共和國首都遠南市(soutis,舊太平府)

聯省共和國的第四個獨立加盟國,英特雷共和國是文明世界中最富裕的國家。

它被稱作流金航路的鎖鑰,也是最後一個加入諸省聯邦的國家。“雙島共和國”英特雷的人口只佔諸共和國人口的八分之一,卻擔負著自由軍最強大的幾個戰鬥師的後勤供應:第一師“共和國”、第二師“英特雷”、第十四師“諸海”、第一國民師“彎刀”、第二國民師“三叉戟”、第三國民師“雙刃劍”和第九國民師“龍槍”全都依賴英特雷的貿易稅收來維持。

它的首都是遠南市,位於西島中心的城市,依山傍水。雖然貴為首都,遠南市卻不是全國最大的城市,無論人口還是經濟都是第三大城——第一大城市是相位港西港,第二大城市則是相位港東港。

以全國第三大城之身,能成為共和國的首都,是因為這座城市曾有一段威風的歷史,和一個威風得多的名字。

在太平道統治雙島的三百餘年間,遠南市是整個黃巾太平道國事實上的首都,直到柯曼人以諸神的名義再次征服南方,在此設立英特雷公爵領和遠南總督府為止。

它的上一個名字,是太平府。

因此,當道國政權易手的訊息傳到遠南市時,引發的震撼更加劇烈。如果說相位港人只是覺得這是個掙大錢的良機的話,遠南市的議員們看到的卻是一次足以改變整個共和國、甚至整個世界勢力分佈的地震。

再沒有人比英特雷人更重視道國的政治了。對帝國人、甚至倫尼人來說,太平道和道民是非常遙遠的傳說故事;對精靈來說,道國意味著黃金;對東方人來說,道民是兇惡的叛亂者和海盜;但對英特雷人來說,道國是英特雷最重要的海上鄰國之一,而道民是每天都能在身邊見到的現實。

英特雷的人口有百分之四十是道民或東方族裔。英特雷共和國的二十九個州郡府市,議會計有五十名議員,其中四分之一是道民,更有三分之一信仰黃巾太平正道。對英特雷共和國來說,道國一直是一個難以抗衡的龐然大物。自大發現時代精靈海軍進入東方以來,精靈兩海艦隊和東方公司就一直在同英特雷人傳統的貿易艦隊鬥爭著。哪怕得到一個貿易港、一個殖民地,也是需要艦隊流血去爭取的。這一斗爭在英特雷還是英特雷公爵領的時代就進行著,等到公爵領變成了共和國,這一斗爭反而愈加激烈了。

而這個上百年的樂章,突然劃上了一個句號。原本只是一次慣常的殖民地突襲,卻打倒了一直和精靈海軍聯盟的張復土政權。

遠南市意識到,以此為契機,整個道國範圍內的港口、殖民地將會有一次徹底洗牌的機會,他們可以將所有的精靈據點都消滅掉,代之以自己的力量——甚至在道國領土上獲得新的良港和特許殖民地。自此,自由諸國的殖民港將會一路向東,直連到位於東方帝國本土的凌洋門。

金光大道在政治家們的眼前展開,只是還有一個小問題:這條金光大道到底應該控制在相位港的投機者手裡,還是遠南市憂國憂民的政治家們手裡。

等遠南市反應過來的時候,他們愕然地發現,相位港的投機者已經開始組建新的艦隊和軍隊了。在失去了倫尼之後,來自儒洛克和首都地區的難民大量湧入英特雷,給新的相位港東方航路公司提供了充足的人手和資金。

想到早先懾於相位港的壓力和賄賂,隨隨便便就給了他們特許權,英特雷議會里頗有些人痛悔不已。

“早知道他們能拿下青牛府,就該在裡面入一手股才是。”

“特許權且不說,這樣相位港該會得到多少利益?”

“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機會插手進去……道國那麼大,總該可以讓我們也得到點好處吧?”

在那棟依東方風格建造的議會大殿中,議員們私下交流著不滿和意見,不時將帶著疑慮和嫉妒的目光投向來自相位港東西兩城的五位議員,以及其他五六個來自其它港口州郡的代表。

和絕大多數共和國一樣,英特雷共和國議會按照“政見”劃分成保守黨聯盟和聯邦當聯盟兩個主要同盟,每個下面各自有三四個小黨;但實際上,政治同盟就是直接地按照地域和利益劃分的。來自首都遠南市以及附近郡縣的議員,同來自最大貿易港相位港雙城的議員,幾乎永遠處於兩個不同同盟之中。

總體來說,內陸的農業和手工業郡縣雖然窮困,但他們的民兵建立了共和國,代表權也更多一些;貿易港城們固然富裕,但在議會的發言力並不那麼強。遠南市代表前者,而相位港代表後者。

除去在佛提堡服役或在軍政府擔任職位的十餘名議員之外,在遠南市還有三十七名共和國議員進行日常決策,他們中絕大多數都屬於遠南市的盟友。如果是平日,出席的議員人數大概只會有六成,但今天卻罕見地全員出席。

那是因為這次會議將會討論和太平道國新政權的盟約問題。

按照預定,道國的征服者,英特雷督軍使耐門·索萊頓今天將會透過傳送魔法返回遠南市向議會和軍部報告,並向議會轉達黃巾太平道國的善意。

預定的時間還沒到,就有雨點般的馬蹄聲從議會門外傳來,聽上去像是大隊騎兵從近前透過。片刻後,一名錶情嚴酷、眼神顯得精明強幹的青年軍人帶著十餘名現役軍人近衛進入英特雷議會的大殿。

有一多半的議員立刻起立鼓掌,迎接來賓;另外一小半則只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微微欠身。兩派議員顯得涇渭分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