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前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月滿根本就不覺得有什麼。
但此時此刻被安妃娘娘這麼說出口了,月滿反而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起來。
想來這些事情,都是明疏寒告訴安妃娘娘的。可安妃娘娘卻是用如此都帶著幾分敬佩的語氣說出來的,倒是叫月滿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一旁的大夫人和楚越琴,聽著也是入了神一般。
安妃娘娘溫柔的眼神,再度看向了月滿:“他還說,這個小丫頭的膽子可是大得很。她小小年紀,就天不怕地不怕的。敢和那些不公的事情作鬥爭,還敢和家中那些對她不好的親戚抗爭。那些事情我們寒兒便是事無鉅細的告訴本宮,本宮也方才知道,原來還真是有一個丫頭能做到這般,在那樣小小的村子裡,都活的那麼精彩呢!”
安妃娘娘從頭至尾,其實都沒有說出,這個小丫頭的名字。
可不管是楚越琴還是大夫人都知道,她說的必定就是月滿了。
月滿低了頭,倒是從來都沒想過,明疏寒會將這些事情盡數告訴安妃娘娘。
而安妃娘娘也不著急,只是緩緩地,將月滿從前在小榆樹村裡頭經歷過的那些事,都盡數說了出來。如同講故事一般,很快也就將大夫人和楚越琴都吸引了去,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寧妃娘娘口中的這個“小丫頭”,是究竟如何在那村子裡頭站穩了腳跟的。
一直到了此時此刻,月滿也方才明白。
原來她經歷的這麼多事情,都並不是她一個人在經歷!明疏寒,也有參與!
他不只是一個旁觀者,甚至還是一個在默默地幫著自己的人。從送給夏家的那頭大黃牛,一直到鎮子上嚴氏布莊的訂單。哪怕是他們當日種植玉米的時候明書墨找到了自己,其實背後都有明疏寒的“功勞”。
安妃娘娘也和明疏寒一樣,將這些“故事”,如數家珍。
一直說到最後,安妃娘娘才溫柔地笑著看向了月滿:“後來,那個小丫頭就進了京中。寒兒本以為,他也在京中,如今兩個人是近了,總是能常常相見。可京中的規矩嚴苛,寒兒倒是沒想到,他也不能像是在那小榆樹村裡頭一般,常常見到這小丫頭了。於是他就跑來本宮這裡哭訴,告訴本宮,他的心裡頭,是在意那小丫頭的!”
這個在意,安妃娘娘說的很巧妙。
但大夫人和楚越琴,自然也都聽得出來是什麼意思。
尤其是大夫人,有些詫異地看向了月滿:“九丫頭,你和寒王殿下原來還有這樣的一段過去?怎地不早和母親說啊?!”
而後,他才恍然大悟:“原來你之前要見的人就是寒王殿下,也是託了寒王殿下,這才救了你大姐姐的是不是?”
反應過來之後,大夫人便是站起身,就要給安妃娘娘行禮:“臣婦多謝娘娘出手,救了我們家琴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