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埋在山谷裡的炸彈是用不上了。”
“撤退的時候,再引爆那些炸彈。”
雷東癟了癟嘴,沒多說什麼,開始為步槍的彈匣更換子彈。
四人都有一個半自動裝彈器,也就是一個旋轉壓彈機,透過旋轉搖柄就能迅速的為彈匣裝彈。
操作熟練的話,十秒鐘就能裝好一個彈匣。
當然,他們沒有用光所有“黑頭彈”,留下了幾箱,那是給丘爾金的。
此外,王棟還為DF762DZ換上一根步槍用的槍管。
狙擊槍管太長,不太方便,而且狙擊槍管壽命有限,如果當成自動步槍使用,就用不著狙擊槍管。
“棟哥,我們到山谷上方了,五分鐘之後就能跟後方聯線。”
王棟停了下來,示意張子嵐與雷東戴上微光夜視儀,準確說是裝到頭盔上。
是雙目夜視儀,跟美軍特種部隊使用的差不多,不過由汪昊天改進過,增加了一塊成像晶片與一套影象處理器。
跟單兵通訊裝置連線後,微光夜視儀拍攝的畫面就能實時傳給軍用計算機。
理想情況下,資料通訊距離為五千米。
即便環境不理想,也有兩千米。
當然,透過車載資料通訊裝置,以及一條高頻寬資料通訊線路,汪昊天就能把畫面傳出去。
那架“翼龍”2就有一套資料通訊裝置,而且與王棟他們的車載資料裝置相容。
只是,山谷南面的情況與王棟想像的不大一樣。
在機槍的壓制下,向山谷衝擊的僱傭兵在八百米外就停了下來。
其實,主要是那支狙擊步槍的功勞。
機槍火力兇猛,卻不夠準,而且無法同時壓制所有僱傭兵。
相比之下,一名藏得極為隱蔽,而且槍法如神的狙擊手的威脅更大。
在幾名僱傭兵被幹掉之後,剩下的就不敢輕舉妄動了。
別說繼續向山谷突擊,連逃跑都辦不到。
關鍵就是,那名狙擊手不但隱蔽得很好,還使用了具有消焰功能的消聲器,始終沒有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