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阻斷,王棟他們花了半天時間返回一號營地。
休整的時候,侯賽因過來徵求了穆沙拉夫的意見,其實是讓穆沙拉夫帶著王棟等人留在一號營地。
“殉難者小道”走不了,只能冒險走“血淚小道”。
侯賽因他們是巴基斯坦現役軍人,哪怕明知道是去送死,也會執行上級的命令,而王棟他們不是。
穆沙拉夫沒有答應,王棟就更不用說了。
侯賽因也沒有強求,畢竟穆沙拉夫曾經是巴基斯坦軍人,還是他的上級。
吃了午飯,隊伍出發。
這次,隊伍拉得很開,相鄰人員的間隔距離保持在十米以上,而且每個人都按照個人能力帶上了足夠的彈藥物資。
走“血淚小道”,需要擔心的不是自然災害,而是南面山坡上的印軍。
小道建在山腰上,除了一些從山上滑落下來的巨石,沒有任何遮擋,因此遭到印軍火力壓制,必然凶多吉少。
如果遭到印軍炮擊,那就必死無疑。
很簡單,印軍根本不需要向小道上的人員開炮,朝小道上面的山坡開炮,滑落的岩石就能活埋小道上的人員。
其實,這也是印軍封鎖“血淚小道”的主要手段。
在當年的卡吉爾山口炮戰中,印軍就經常這麼做,而在此陣亡的巴軍官兵大多是被落石砸死。
還好,巴軍為特種部隊配發了最新款山地迷彩服。
這種數字迷彩服由華夏提供,準確說是由華夏授權巴基斯坦兵工廠生產。
迷彩服以褐色打底,表面是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綠色、灰色與黃色區塊。
雖然布料是在流水線上生產,但是採用了隨機裁減縫紉技術,即每件迷彩服的花紋都是獨一無二的。
至於偽裝效果,早已得到巴基斯坦軍方肯定。
按照巴基斯坦軍方給的評價,這種數字迷彩服的偽裝效果比印軍的好得多,而且價格極為低廉。
在由特種部隊試用之後,巴基斯坦已經打算向駐守克什米爾的邊防軍推廣。
侯賽因等特種兵在前面帶路,王棟等人居中,穆沙拉夫帶著來自巴基斯坦的行動人員負責斷後。
行進速度不算慢,到下午四點半左右,已經走了一大半。
只是,過高的負重消耗了太多的體力。
在侯賽因發出訊號後,隊伍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