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拉攏阿盟國家,決定出兵伊拉克,給了拉扎克巨大的希望。
只是,也刺激了卡里姆。
在拉扎克向阿盟發出邀請的當天,叛軍在塞馬沃北面發動全面進攻,一度佔領了政府軍控制的橋頭堡。
關鍵時刻,伊拉克空軍發動了兩次遮斷式轟炸。
激戰到次日凌晨,政府軍在空軍的支援下擊潰了圍攻橋頭堡的叛軍,守住了塞馬沃的北大門。
叛軍的損失極為慘重,只是“摩蘇爾”旅就有數百人陣亡,數十輛坦克戰車被炸燬。
只是,政府軍的傷亡也很慘重,守衛橋頭堡的步兵營減員過半,喪失了戰鬥力,而增援的一個步兵營也有上百人傷亡。
更要命的是,政府軍用掉了最後一支預備隊。
也就在當天晚上,叛軍的“基爾庫克”旅在北面渡過了底格里斯河,然後連夜推進到塞馬沃西面。
等到天亮的時候,叛軍已經包抄到政府軍的防線後方。
兩面受敵,政府軍不得不放棄橋頭堡,全面退守城區。
當時,政府軍指揮官要求向納西里耶撤退。
說白了,在丟掉橋頭堡之後,叛軍的重灌備就能順利渡過底格里斯河,政府軍肯定守不住塞馬沃。
因為叛軍的兵力是政府軍的三倍,而且兩支主力部隊都有豐富的實戰經驗,特別擅長城市戰,所以在攻入城區之後,就算沒有重灌備,叛軍依然能夠殲滅政府軍,只是會多花一些時間。
從儲存兵力的角度來看,撤退是唯一選擇。
要知道,跟叛軍相比,政府軍更需要儲存兵力。
如果在塞馬沃損失了太多的有生力量,那麼等叛軍攻過來,政府軍就沒有足夠的兵力去守衛納西里耶。
只是,拉扎克沒有答應,反而讓政府軍死守塞馬沃。
換個角度來看,拉扎克的命令也沒有錯。
政府軍在納西里耶的防禦部署還遠遠沒有完成,如果叛軍殺過來,就算塞馬沃的守軍撤了回來,也肯定守不住。
只有死守塞馬沃,才能爭取到完成防禦部署的時間。
為此,拉扎克還派了一批親信手下過去,確保守衛塞馬沃的政府軍能堅持戰鬥,而不是臨陣脫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