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過後,沉寂了半天的叛軍總算動了起來。
隨後,來自北岸的報告正視了納尼傑爾少將的推測,叛軍的一支部隊已經渡過了底格里斯河。
只有幾百人,而且全是步兵,應該是一支偵查部隊。
王棟聯絡了雲龍,拿到了最新的衛星照片。
在底格里斯河上游約三十公里處,叛軍架設了一座舟橋,至少有一個機械化步兵旅正在渡河。
不管敵人是從北面包抄,還是迂迴前進,都得守住北岸城區,至少得守住橋頭堡。
在與納尼傑爾商量之後,王棟從預備隊裡抽調了一個步兵營,並且安排工兵在唯一的大橋是佈設炸藥。
當然,只有在萬不得已的時候才能炸斷底格里斯河上的大橋。
關鍵就是,炸斷大橋後,也就喪失了對北岸的控制能力,雖然能把叛軍擋在底格里斯河對岸,但是無法阻止叛軍沿著底格里斯河向蘇格舒尤赫推進,到最後依然得派兵守衛蘇格舒尤赫。
此外,在控制了北岸城區後,叛軍就能隔著底格里斯河炮擊南岸城區。
可見,橋頭堡極為關鍵。
只要控制北岸的橋頭堡,不但能阻止叛軍攻入南岸城區,還能牽制叛軍,讓叛軍不敢向蘇格舒尤赫推進。
為此,王棟隨後讓雷東與丘爾金各帶一箇中隊,總共一百多名行動人員趕了過去。
他們的任務不是守衛北岸城區,而是加強橋頭堡的防禦部署,爭取趕在叛軍到達之前建立起完善的防禦體系。
其實,主要是找到與修補守軍防線上的漏洞。
在此之前,王棟並不是很重視北岸防禦,畢竟叛軍主力全在南岸,北岸城區並沒有受到威脅。
希望還來得及。
當天下午,雙方圍繞著城市西郊的幾處據點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
守軍修建了大量堡壘,只是半掩埋機槍堡壘就有數十座,還挖掘了十多條塹壕,將這些掩體聯絡起來。
叛軍不顧一切的發動進攻,守軍寸土不讓,戰鬥打得極為慘烈。
傍晚,在張子嵐率領的一批行動人員的掩護下,西郊守軍放棄陣地,在天黑後陸續撤入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