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簡單,只要橋頭堡還在政府軍手裡,底格里斯河北岸的叛軍就不敢向東推進。
其實,在開始的這場戰鬥中,叛軍已經遭受重創。
為了一舉拿下橋頭堡,叛軍投入了兩個營的兵力,其中一個是裝甲營,動用了18輛主戰坦克。
結果是,18輛主戰坦克全被摧毀!
此外,協同進攻的步兵營還損失了14輛M2A3步兵戰車。
人員方面,叛軍至少陣亡了600名官兵。
雖然叛軍還有一些主戰裝備,M1A1主戰坦克至少還有20輛,步兵戰車有30輛,兵力也算充足,但是在遭受了如此慘重的損失,而且是在一個小時內遭受的損失,叛軍已經喪失了繼續發動進攻的勇氣。
要知道,即便當年在摩蘇爾,伊拉克軍隊也沒有遭受過如此慘重的損失。
先不說叛軍的指揮官是否在乎手下官兵的死活,只是發動基層官兵,組織下一輪進攻就是個大麻煩。
看不到希望,明知道是去送死,基層官兵會衝鋒陷陣嗎?
正是如此,叛軍在當天沒再組織發起進攻,只是偶爾用迫擊炮騷擾了橋頭堡陣地上的政府軍官兵。
因為傷亡過於慘重,所以政府軍也沒發起反擊。
在收復了丟失的陣地後,政府軍就調整了部署,只有在叛軍進行炮擊的時候,才用僅有的一門自動榴彈發射器進行象徵性的反擊。
當然,這是在告訴叛軍,他們還在陣地上,沒有撤退到底格里斯河對岸。
當天,主戰場在西面。
帶著增援部隊,也就是四輛M1A1來到底格里斯河南岸後,張子嵐就收到了王棟發來的命令。
叛軍在西面發起總攻,該方向上的政府軍即將被擊潰。
準確的說,已被擊潰。
叛軍已經向前推進了數百米,佔領了三條街區,政府軍退到了勝利廣場,那也是西面的最後一道防線。
如果讓叛軍佔領勝利廣場,整座城市都將向叛軍敞開大門。
很簡單,市區內的幾條主要幹道都通往勝利廣場,叛軍只需要沿著幹道推進就能完成對城區的穿插分割。
必須守住勝利廣場,最好能把叛軍趕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