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說拉扎克還有多大的價值,只要他不明不白的死了,就肯定會對政府軍的作戰行動產生影響。
在王棟他們進來前,萊安娜就很有可能是在跟MI6聯絡,向MI6彙報情況,等待新的指示。
可以說,王棟他們會來得非常及時。
雖然審訊她能夠獲得一些情報,但是在王棟看來,讓她死在拉扎克面前,比從她那獲得的情報更有價值。
一個臥底間諜,能有什麼情報?
當著拉扎克的面處決她,才能震懾住拉扎克,摧毀拉扎克的野心,今後服服帖帖的聽從使喚。
其實,王棟更想把納尼傑爾扶上去。
只是,現在還不是時候。
政府軍剛剛取得了一場重大勝利,戰局全面好轉,如果後方出了問題,必然影響到前線官兵。
此外,拉扎克依然是伊拉克的合法領袖。
如果讓納尼傑爾取代拉扎克,那麼跟當初卡里姆發動軍事政變有什麼區別?
要知道,沙特等阿盟國家就是以卡里姆發動軍事政變,推翻合法政權為由,才出兵參與內戰。
顯然,要是納尼傑爾發動軍事政變取代拉扎克,阿盟出兵的理由就不存在了。
在性質上,納尼傑爾政權與卡里姆政權完全一樣,都是非法政權,而伊拉克內戰也將由合法政權對抗非法政權的正義戰爭演變為兩個非法政權之間的非正義戰爭,不說別的,肯定無法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同。
此外,伊朗將由此獲得出兵參戰的理由。
很簡單,沙特等阿盟國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支援一個政變上臺的非法政權,伊朗為什麼不能?
只不過,讓拉扎克繼續坐在總理位置上,也沒什麼關係。
進過這場會戰,納尼傑爾已經成為了伊拉克政府軍實質上的軍事統帥,除了北面的幾個旅,其他部隊都在他的控制之下,至於那兩名將領,如果不在幾天內交出軍隊,就得考慮流亡海外。
投靠叛軍?
別開玩笑了。
卡里姆會收留他們嗎?
就算會,他們也無法帶走手下的部隊,因為那幾個旅的官兵都是遜尼派,沒人會為什葉派的卡里姆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