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俄羅斯曾經向華夏竭力推銷Su34,在選了一圈後,華夏選中了Su30MKK。
為啥?
用不上!
在華夏空軍的作戰體系中,像Su34這類戰鬥轟炸機的價值非常低,完全沒有必要單獨採購。
華夏都用不上,伊朗為什麼會看中Su34?
因為俄羅斯的軍火企業會吹牛?
顯然不可能。
只有一種原因,即伊朗非常瞭解這種戰鬥機,甚至派飛行員駕駛過,所以覺得有采購的價值。
就像雲龍說的,伊朗的飛行員在敘利亞駕駛過俄羅斯的戰鬥機,甚至執行過作戰任務。
果真如此,伊朗肯定有不少能夠駕馭蘇式戰鬥機的飛行員,因此在接收俄羅斯的戰鬥機之後,能立即用於作戰行動。
這下,麻煩大了。
即便在和平時期,從簽署合同到獲得裝備,只要及時付款,也就幾年時間,而在敏感時期的現貨貿易,也就幾個月。
說白了,只要俄羅斯願意,肯定能立即提供一批戰鬥機給伊朗。
只不過,這不等於能夠立即把這些戰鬥機利用起來。
關鍵是,培訓飛行員少的話要幾個月,而多的話要幾年。
如果伊朗沒有飛行員,就算立即得到了俄羅斯的戰鬥機,也只能當擺設。
俄羅斯派飛行員去駕駛伊朗的戰鬥機?
顯然,此舉等於直接捲入伊拉克內戰。
伊拉克不是敘利亞,俄羅斯在伊拉克沒有軍港,也沒有多少利益,別說沒有理由,就算有理由也不會貿然出兵。
要知道,俄羅斯敢在敘利亞大動干戈,因為巴沙爾政權依然是敘利亞的合法政權。
難不成,俄羅斯出兵支援拉扎克政權?
也正是如此,不管是王棟,還是穆罕默德王儲,一直都沒有把伊朗當成威脅,至少沒有把伊朗空軍當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