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華夏甚至會在國際天然氣市場上成為這三個國家的競爭對手。
相對而言,沙特、科威特、阿聯酋與阿曼等以石油為主的能源輸出國,所受到的影響就沒這麼大了。
很簡單,這幾個國家的天然氣並不是很多,主要依靠的是石油。
雖然可燃冰是清潔能源,具有光明的發展前進與巨大的商業價值,但是在短期內,不可能全部取代石油。
別忘了,石油不但是燃料,還是化工原料。
更何況,大部分汽車燒的都是石油,而不是天然氣。
此外,在開採成本上,可燃冰很難在短期內低於石油,而沙特等海灣國家的石油開採成本又是全球最低。
伊朗嘛,那就慘了。
只是失去華夏的天然氣市場,伊朗每年的損失就超過了一百億美元,而以現在的市場價格為準,甚至達到了三百億美元。
當然,這還不是全部。
按照華夏最新的國家能源戰略規劃,將在2045年之前建造近60座核電站,已經獲得批准的30座核電站總計有120座機組,而且全部為第四代高溫氣冷反應堆,計劃總裝機容量為40萬兆瓦。
這是個什麼概念?
差不多是20座三峽水電站的總裝機容量!
更重要的是,核電站幾乎不受天氣影響,能夠穩定的輸出電能,而水電站的發電能力會出現季節性波動。
大力發展核電站,也是為了降低對進口能源的依賴。
當然,也與發展清潔能源有關,即華夏當前的核電規劃,主要還是用來替換汙染嚴重的火電。
只是,等到另外30座核電站開建,那就不一樣了。
按照華夏當局釋出的公告,從2035年開始,將以第六代反應堆為主。
為什麼是第六代,第五代呢?
第五代反應堆也有,不過留著備用,即在第六代反應堆的研發出現問題之後,才會考慮建造第五代反應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