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說,印度當局知道即將發生的事情?
只是,巴基斯坦的情況也差不多。
在遭到突然打擊之後,巴基斯坦依然能夠立即發起反擊,即便有華夏提供的情報,前期準備工作也需要大量時間。
也就是說,巴基斯坦明顯在幾天之前就收到了情報,讓部隊做好了準備,比如讓導彈部隊提前進入了陣地。
當然,這也可以看成是巴基斯坦軍隊的正常部署。
為什麼?
在印軍開始為戰爭做準備的時候,巴基斯坦肯定收到了訊息,也就會響應的提高部隊的戰備水平。
不管怎麼說,印軍沒能按照計劃發動地面進攻。
在偷襲了巴基斯坦之後,印軍不得不重新跟巴基斯坦空軍爭奪制空權,為地面進攻做準備。
有那麼容易?
當天上午,雙方圍繞著拉合爾,進行了交戰之後的第一場有組織的大規模空戰。
巴基斯坦空軍分三批出動了近40架JF20,迎戰印度空軍的24架Su30MKI,以及數量不明的F35AI。
第一輪交手,12架JF20對陣24架Su30MKI。
雖然印軍擁有數量上的優勢,但是戰鬥結果卻是一面倒,12架JF20取得了幾乎壓倒性的勝利。
2比11的交換比!
雙方都出動了預警機,巴基斯坦是ZDK05,印度是“費爾康”。
雖然後者是大型預警機,但是在探測距離,以及指揮能力上,反到不如噸位小得多的中型預警機。
同時指揮24架Su30MKI,對“費爾康”來說確實有點吃力。
為此,印軍採取了典型的空戰戰術,即雙機編隊,只由長機接受指揮,而僚機協同戰機作戰。
這樣一來,印軍的兵力優勢就不存在了。
為什麼?
Su30MKI的數字化程度並不是很高,雖然長機飛行員能夠透過編隊通訊系統,給僚機飛行員下達命令,但是無法直接向僚機傳送空情資訊,也就無法引導僚機發起攻擊,得由僚機自行搜尋目標。
如果需要戰鬥機自行搜尋目標,還需要預警機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