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下來,王棟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迎接從巴士拉開來的部隊,然後送其踏上前往塞馬沃的旅途。
為了唾手可得的勝利,這些將領表現得非常積極。
還好,這些部隊只是從納西里耶路過。
第三天傍晚,王棟在郊外送走了最後一個步兵旅。
看著遠去的部隊,王棟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因為他知道,在前方等待這些政府軍官兵的不是勝利。
是一場災難!
如果早知道是這樣的結果,王棟絕對不會找雲龍要來那些衛星偵查照片,更不會帶著費薩爾去找拉扎克。
當時,王棟只是想引起拉扎克重視,儘快向塞馬沃增兵。
大舉進攻?
王棟想都沒有想過!
不是說時機沒成熟,而是現在的政府軍根本就沒有這個能力,還不具備發動全面進攻的條件。
只是軍隊內部紛爭,就能讓政府軍在強敵面前變成一盤散沙。
問題不是出在拉扎克身上,而是那七個擁兵自重的將領。
從這個角度看,就不難理解拉扎克當初為什麼要重用伊扎爾,在遭到抨擊之後由無情的拋棄了伊扎爾。
拉扎克只是一名文職官員,在軍事上嚴重依賴他人。
顯然,這也是卡里姆統帥的叛軍所向披靡,碾壓政府軍的關鍵所在。
在戰亂中,掌握實權的不是文職官員,是軍事將領!
卡里姆本來就是伊拉克國防軍的統帥,而且是戰功卓著的將領,在軍隊裡的關係,讓他能如臂使指般的統帥麾下的作戰部隊,而在他手下的官兵無不效命,也就能在戰鬥中發揮出驚人的戰鬥力。
其實,在納西里耶保衛戰中,王棟就認清了這一點。
當時,如果沒有24架JF17及時提供的近距離空中支援,王棟他們肯定會在納西里耶全部戰死。
在城區巷戰中,叛軍表現出來的鬥志,特別是承受傷亡的能力,著實讓王棟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