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聯酋發聲之後,沙特等阿盟國家紛紛出面指責伊朗,隨後宣佈將對兩伊邊境進行空中封鎖。
伊朗沒有示弱,針鋒相對的表示,如果在伊拉克的伊朗人遭到轟炸,將採取包括軍事手段在內的必要行動進行報復。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轟炸很猛烈,效果卻很難說。
其實,在轟炸結束之後,叛軍就再次發起進攻,只是規模小了許多,而且更加依賴遠端炮火打擊。
遮斷式轟炸,只是削弱了叛軍的進攻力度,沒能扭轉戰場局面。
關鍵是,在天亮之前,叛軍已經攻入城區,而為了避免誤傷政府軍,沒有一架戰鬥機到城區上空投彈。
此時,謝初越已經收到了王棟下達的撤退命令。
因為政府軍迅速潰敗,各個方向上的防線都亂成了一團,所以在收到命令之前,謝初越就把人員集中了起來。
也就兩個小隊,總共二十名行動人員,全是精銳。
收到命令的時候,謝初越他們正在為撤退做準備,主要就是帶上武器裝備,為十輛小型全地形車補充燃油。
當然,還得規劃突圍路線。
依靠後方提供的戰場資訊,謝初越找到了一處突破口。
在塞馬沃東面,底格里斯河南岸,叛軍的包圍圈上有一處寬度不到一公里的缺口。
因為政府軍被壓縮在了城區裡面,而且底格里斯河北岸已被控制,所以從東面迂迴的叛軍認為政府軍不敢沿底格里斯河南岸突圍,部署包圍防線的時候,也就沒有把陣地延伸到河灘上。
在這段近一公里寬的防線上,只有兩處哨卡性質的防禦陣地,兵力最多一個連。
也許只有兩個步兵排。
缺口很窄,大部隊肯定無法透過,而且只要政府軍朝該方向運動,南面的叛軍會立即衝過來堵住缺口。
所幸,謝初越他們不是大部隊。
只要行動迅速,就能趕在叛軍堵住缺口之前衝出去。
搞清楚情況後,謝初越首先聯絡了汪昊天,讓他派一架無人機過來,監視防線缺口附近的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