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龍的分析沒有錯,而且在他提醒之後,王棟與羅清都明白了過來。
顯然,艾米麗做的這些事情是要搞亂整個西方世界。
先不說她的目的是什麼,只是要搞亂整個西方世界,就得重點打擊美國,準確說是首先就得把美國拖下水。
只是,她顯然無法直接對美國下手。
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給美國製造一場戰爭,而且是一場規模足夠大,影響也足夠大的戰爭。
毫無疑問,朝鮮半島無疑是最佳選擇。
為啥?
如果美國向朝鮮發動戰爭,華夏就很有可能捲入其中,最終演變成一場美國與華夏的大規模戰爭。
當然,肯定得捎上其他西方國家。
很簡單,在數十年前,美國糾集幾十個國家都沒能在朝鮮佔到便宜,現在也未必能夠透過單挑戰勝華夏。
正是如此,她才留下了那麼多指向朝鮮的線索。
然後呢?
要讓戰爭規模足夠大,或者說要讓局勢完全失去控制,就得使用核武器,而朝鮮當局卻未必有這個勇氣。
那該怎麼辦?
顯然,她會設法搞到幾枚核彈頭。
只是,不會在戰爭爆發之前使用。
道理也很簡單,即投擲核彈頭需要工具。
朝鮮用來投擲核彈頭的都是導彈,準確說主要是導彈,而朝鮮的彈道導彈根本就算不上先進。
這樣一來,只要朝鮮導彈升空就會被發現。
什麼意思?
朝鮮無法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把核彈頭投出去。
如果一枚核彈頭突然在首爾的鬧市區引爆,外界首先想到的肯定不是朝鮮,然後就會聯想到陰謀。
只有在戰爭爆發之後,把核彈頭用上,才能夠瞞天過海。
此外,在戰爭爆發之後,朝鮮肯定會使用彈道導彈發起襲擊,因此在遭到襲擊的城市發生核爆炸,也就會讓外界立即想到是朝鮮發起的核打擊,而不會跟別的,特別是跟陰謀聯絡起來。
幾天之內,戰爭就會爆發。
艾米麗搞了這麼多的事情,還在乎多等幾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