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戰的第四個晚上,印度空軍採取了行動。
首先投入戰鬥的是隸屬於印度空軍的導彈部隊。
在印度,彈道導彈部隊全都屬於空軍,而不是隸屬於陸軍。
其實,這也是戰爭爆發以來,印度第一次使用彈道導彈。
之前為什麼沒有用?
沒辦法用,而且沒必要用。
雖然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印度在遠端導彈上已經取得了一些突破,研製出了射程超過5000千米的準洲際彈道導彈,而且裝備了部隊,成為了印度最主要的戰略打擊力量,甚至是唯一的戰略打擊力量,但是在導彈技術上,印度依然十分落後,其遠端彈道導彈依然是液體燃料導彈。
單從導彈技術來說,印度甚至連朝鮮都比不上。
當然,印度也有固體燃料彈道導彈,不過全都的短程導彈。
此外,裝備數量也不是很多。
為啥?
太貴,而且作戰效率不高。
因為把彈道導彈看成戰略武器,所以印度一直堅持自行發展彈道導彈,很少藉助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幫助。
或許,這就是問題。
要知道,印度搞了幾十年,連制式步槍都造不好。
裝備印度空軍的那些短程彈道導彈,射程都在500千米以內,雖然彈頭很大,至少都有500公斤,一些甚至達到了1噸,但是精度卻低得嚇人,偏差有數百米,最初的幾種甚至超過了1千米。
這樣的導彈,能用?
當然,用來打擊軍營,機場等大型軍事目標,還是勉強能用。
印度的這些導彈,就是衝著巴基斯坦的空軍基地去的。
隨後,印度空軍發動了突襲。
意圖也很明確,利用彈道導彈癱瘓巴基斯坦空軍基地,然後發起空中進攻,耗掉已經升空的巴基斯坦戰鬥機。
設想得不錯,實施效果卻不怎麼樣。
在拉合爾方向上,印度空軍投入的兩個中隊的Su30MKI與F16E/F,在越過邊境線之前就遭到了巴基斯坦戰鬥機的截擊。
只是,印度空軍沒有放棄,緊接著就在北面,也就是克什米爾發起挑戰。
衝鋒陷陣的仍然是Su30MKI與F16E/F。
因為挨著首都,所以在該方向上,巴基斯坦空軍同樣沒有鬆懈,立即出動JF20前去攔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