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為典型的,就是由王棟指揮的攻打庫特的戰鬥。
政府軍在進攻之前並沒有進行炮火準備,而是採用了長途奔襲的戰術,而且在交戰之後才開始進行火力打擊。
顯然,印度陸軍並沒有關注伊拉克內戰。
此外,印軍也沒有多少火炮可用。
一直以來,火炮都是印度陸軍最大的短板。
為啥?
直到戰爭爆發,印度陸軍都沒有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自行榴彈炮,其大口徑火炮幾乎全都是牽引榴彈炮。
其實,連車載榴彈炮都不多。
更要命的是,印度陸軍為數不多的先進火炮,幾乎全都部署在克什米爾與東部與華夏爭議的地區。
沒有足夠多的火炮,搞什麼炮火準備?
此外,被巴基斯坦空軍轟炸了幾天,印軍損失了大量火炮。
相反,巴基斯坦陸軍最不缺的其實就是火炮。
為啥?
來自沙特等阿拉伯國家的援助。
在伊拉克內戰結束之後,沙特等阿盟國家開始更新自己的軍火庫,而自行榴彈炮就是重點照顧物件。
雖然沙特沒有立即採購plz05g,但是科威特等幾個國家採購了一批,隨後就把退下來的plz45g以幾乎是贈送的價格移交給了巴基斯坦陸軍,而巴基斯坦陸軍隨後就對這些火炮進行了現代化改進。
此外,巴基斯坦陸軍原本就有一些109系列自行榴彈炮。
當然,的還是牽引榴彈炮。
只是,在面對印度的正面戰場上,巴基斯坦陸軍的炮兵主力都是自行榴彈炮,牽引榴彈炮幾乎全在克什米爾。
關鍵是,巴基斯坦陸軍有效能好得多的遠端火箭炮,而且這些火箭炮都能夠發確制導火箭彈。
雖然這種火箭彈極為昂貴,但是用來對付印軍炮兵,那是相當的划算。
其實,精確制導火箭彈主要就是用來進行炮火壓制,也就是依靠射程的優勢,加上極高的命中精度來打擊敵人的炮兵。
在大規模地面戰爭,準確說是打擊敵人的進攻部隊時,反而用不上這種高大上的精確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