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幕落下的時候,所有人都知道,印軍戰敗了。
只是,印度當局仍然不肯承認失敗。
根據後來披露的資料,當天晚上,印度總理就責成總參謀長,立即制訂一份營救被圍印軍的作戰計劃。
為此,印度總理還批准了印軍總參謀部的一份方案,即把守衛新德里的2個王牌裝甲旅派過去。
王牌?
當然,只是印軍的王牌,或者說是面子部隊。
為啥?
這兩個旅,裝備的是印度自制的“阿瓊2”型主戰坦克!
當然,所謂的“阿瓊2”,其實就是在“阿瓊”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並不是重新生產的新式坦克。
“阿瓊”坦克?
要知道,這種坦克“好”到連印度陸軍都拒絕採購。
其實,就是因為“阿瓊”沒有達到印度陸軍提出的戰術效能指標,印度才耗費巨資從俄羅斯採購了1000多輛T90S。
後來,還是在印度當局的責成下,印度陸軍才接收了幾十輛“阿瓊”。
此後,這些坦克全都移交給了新德里的衛戍部隊。
為什麼是新德里?
很簡單,太重了,只有部署在新德里附近,因為印度其他地區的橋樑根本就無法承受這種重達60多噸的坦克。
當然,印度當局依然不肯就此放棄自制坦克。
此後,又陸續對這些“阿瓊”進行了升級改進,然後更名為“阿瓊2”,逼迫印度陸軍又採購了一批。
至於這些坦克的效能,或許根本沒辦法說。
為啥?
只看噸位,“阿瓊”是跟“挑戰者2”與M1A2SEP3同一個級別的重型坦克,比T90S這類40多噸的主戰坦克重多了,因此按理說應該有更好的防護效能,在防禦作戰中有更大的價值。
當然,如果配是動力強勁的發動機,機動效能也不會太差。
火力嘛,噸位都到那裡去了,能差到哪裡去?
可惜,“阿瓊2”的防護、機動與火力都很糟糕,準確說是非常的糟糕,甚至連主戰坦克都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