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馬天講解,彈幕的一群人又開始轉變方向,開始拍馬天的馬屁。
馬天看著彈幕的彩虹屁,也是嘴角掛起了微笑,該說不說,發明一項科技,被大部分人認可誇獎的感覺真不錯。
其實,“京湘一號”裡運用的超前技術還有很多,不僅僅只有這個“破鏡器”。
“京湘一號”能破10000公里/小時的速度,絕對不只是字面說得那麼簡單。
就拿這個“破鏡器”來說,如果沒有這個東西,那麼當雲車超音速路過時,方圓至少60公里的人,都會受到音爆所產生“激波”的衝擊。
比如靠近雲軌3公里內房子裡的家用玻璃,基本上都會全部碎掉,甚至一些人的耳朵脆弱一點,會直接耳膜震裂,口鼻出血。
在靠近雲軌1公里內,如果雲車恰巧以最高速10000公里/小時經過,那音爆能直接使人七竅流血、直接暴斃!
再比如雲車身上搭載的另一個“逆流孔”結構,也是非常關鍵。
這個“逆流孔”結構隱藏在雲車的四周車身裡,它的作用是逆向回沖雲車周邊的氣流。
我們應該都知道,如果一個物體快速經過,那麼它所經過的地方氣流也會加快,就會導致裡面氣壓變小,兩邊氣壓變大,這也叫伯努利原理。
最簡單的實驗,就是那兩張A4紙呈平行放置,然後你朝中間吹氣,就會發現兩張紙張往中間吸附。
大家想想,是不是我們坐高鐵,高鐵進站時,會有工作人員叫我們不要靠近黃線,那就是擔心高速經過的高鐵會產生伯努利原理,使我們吸附過去被撞死。
連高鐵進站那個速度都要擔心伯努利原理,大家再想想10000公里/小時經過的雲車。
如果沒有這些“逆流孔”結構,那麼別說人站在黃線外了,哪怕就是站在500米開外,都要被高速飛馳而過的雲車給卷飛起來。
除了上面講的“破鏡器”和“逆流孔”,還有諸如防熱障、防音貝等各種設計。
所以,一個雲車設計所用到的科技,可能超乎直播間大多數人的想象,馬天要是細講,可以說最少三個小時。
“京湘雲軌”全長1383.7公里,第一個經過的站點是住馬店站,離進步之城432公里。
在“京湘一號”速度達到1650公里/小時的時候,最後一節車廂就開始自己脫離了,它會一直減速直到停靠在住馬店站。
不過直播間的觀眾們不知道這個情況,看到“京湘一號”突然斷了一小節,頓時就嚇了一跳。
直播彈幕上也開始刷起了滿屏問號。
馬天只得把“脫軌技術”給科普了一遍,讓直播間觀眾別擔心,這是正常流程,然後還特意分了一個小視窗放在右上角,跟蹤要去住馬店停靠的車廂視角。
【臥槽,牛壁啊,還能這樣玩?】
【果然學習還是有用的,像不愛學習的我,只會想到去那裡停車然後加速。】
……
直播間又一次被雲車的設計給震驚到了,原來還可以這樣省時間。
現在雲車車廂變成了2部分,主軌道的雲車依舊還在加速著,而從軌的去住馬店的雲車卻是在不斷減速。
這下子大家就可以直觀感受到雲車車廂減速的制動距離了,哪怕現在只是1650公里的速度減速,制動距離也超過13.1公里,減速時間超過1分鐘。
1分鐘後,脫離的車廂成功抵達住馬店,代表第一階段成功。
身在住馬店的成員,成功從車廂裡拿到了專門設計“京湘雲軌”火車紀念物,以及湘市的茶顏悅色奶茶。
馬天干脆把他們發來的自拍,以及歡呼雀躍的工程師們的表現給導到了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