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跟流水線生產一樣。
“抵達火星的時間要很久嗎?”
林一南問向孫文海。
“火星跟地球上的軌道是不一樣的,時遠時近,而探測火星有個視窗期,就是火星與地球距離最近的位置,但即便如此,探測器也要在太空中飛行接連兩百天左右才能抵達。”
“火星旅行週期的確更長。”
“但我們應該做出這個準備了。”
“搭載樹種的探測器已經順利升空,也有專門的微型機器人,可以照看這顆希望樹。”
“我們所需要做的,只有等待。”
林一南看向了天空,比了個手槍的姿勢。
“讓子彈飛一會兒。”
在林一南執行這看起來無比瘋狂的計劃時。
其實境內已經有大量的民眾,都參與到了這個偉大的工程中來。
哪怕最初步的計算,光是探月工程所動用的勞動力人口,各行各業算下來,就有一億人之多!
而且這都是最青壯勞動力。
可以說,境內已經將國運,都賭在了林一南的身上。
林一南也註定不會讓境內民眾失望。
想要太空探索,所需要進行的工程量實在是過於巨大了,許多大企業更是在做著跟林一南相關的配到著,太空探索,種植,已經成為了大方向!
許多境外財團在仔細計算後,都感受到了境內的瘋狂。
一億人!加入到這個偉大的事業中!
這對許多國度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因為很多國家,哪怕是最強大的花旗,能夠調動的勞動力人口,也未必有一億人!
也唯有境內,才能搞出這種如此瘋狂的大動靜。
畢竟境內雖說有十四億人口,可真正算是勞動力的,只有八億人左右。
剩下的都是老人跟孩子。
而在這八億人中抽出一億人,直接或者間接的參與到了太空探索這個偉大的事業中,無論怎麼想,都顯得很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