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陽王看著那酒甕自己晃盪,甕中美酒搖曳,愣了一下後試探性的問道:
“常仙師?”
常持滿聽聞呼喚,傳音道:
“王爺莫怪,正是貧道!”
汝陽王聽著那聲音正是矮道人的,當下心中更加安定,笑了一聲說道:
“莫非常仙師乃是這酒甕所化?本王心裡好奇得緊啊!”
常持滿一邊繼續換轉真炁,一邊回答道:
“獻醜了,某之本體,正是此甕!”
汝陽王走下坐席,來到那酒甕前,他圍著那酒甕來回轉圈,又低頭看著那“辟雍”二字。這兩個字是鐘鼎文,從字形上不難辨別,再看那甕的器形,這很可能是周朝時的酒甕。好傢伙,莫非這常持滿是周朝的物件,距今已經一千二三百年了,他以前光從書本里讀過有草木器物可以修煉成精,今天可算是見著活的了!汝陽王再看那甕中酒,色澤晶瑩剔透,立刻就凝住了他的目光,酒香幽雅濃郁沉淪了心神。汝陽王看著那琥珀色的佳釀,已經恨不得把頭扎進去了痛飲一番。
“常仙師,不知這酒可飲否?”
汝陽王終於還是頂不住了,他也不管有沒有什麼危險或者不妥,此刻所有的心思都撲向了那甕中酒,對於一個嗜酒如命之人來說,此刻就算是用千金來換那一口酒,但凡有半點猶豫都是對美酒的侮辱。
常持滿傳音笑道:
“哈哈哈,王爺果真是酒國中人!非貧道吝嗇,此酒並非凡品,乃是已經有了一絲道韻的神酒,別說普通世俗美酒,就是仙人佳釀,也比不得貧道之酒!”
汝陽王聽的雲裡霧裡,雖然他不懂得什麼是神酒,什麼是仙酒,可聽那道人話裡的意思,肯定是名貴無比的,也不知常持滿是自己吹牛,還是吝嗇不捨,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不給你喝!
這可就要命了!汝陽王不禁有點生氣,這個矮冬瓜,喝你點酒摳摳搜搜的,真不大氣!可他實在是嘴饞那酒,越喝不到心裡越撓的難受,當下他也不顧尊貴的身份,耍起了市井間潑皮無賴的本事,硬纏著常持滿給自己酒喝!
其實要說常持滿吹牛,是有點冤枉他的。
真要算起來,常持滿的本體來頭是極大的。他甕身上的“辟雍”二字就是最好的明證。
話說那是周靈王時,當時有位自陳國而來的學子,他為了得到更高層次的學識修行,便離了家鄉來到了周王朝國都洛邑,那裡號稱“典籍如海,賢士如雲,天下之聖地”,那學子抱著“非入其內而難以成大器”的理想在太學院裡勤學苦讀,後來又在老師商容的推薦下做了守藏史,其當時所居住的地方便什“辟雍”宮,“辟雍”宮有一批專門儲藏美酒的酒甕,酒甕上刻有表明出處的“辟雍”二字,而它常持滿剛好就是那位學子的專用酒甕。
十年間,它陪著那個學子從懵懂青年變成了睿智中年,再陪他在守藏室一待數十年。一方斗室中,它陪著那位學子晨鐘暮鼓,看著他在史書典籍裡如魚得水,看著他為周景王的沉淪而苦惱,看著他欲扶大廈之將傾,看著他在周天子和晉使籍談的觥籌交錯中理想破滅,看著他借酒澆愁,看著他終於參透天地大“道”,看著當世兩位聖人間“道”的傳承,看著那位滿頭白髮的智者心灰意冷西出函谷,它雖然不會說話,卻把這些都看在心裡。
後來那位聖人得道迴天,它也因為一絲香火羈絆,生出了靈智,感染了“道韻”,正式步入修行一途。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正是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