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似乎看起來謝雲書嘴裡說著生氣,但他腳下卻沒有分毫停留,徑直走入了山洞之中,來到架住盤古開天斧的石槽之前。
謝雲書並不照本宣科,意識到這三重考驗,未必會以電視劇內沉香經歷的形式出現。惟獨盤古開天斧的存在,不容此地看守了數百萬年的三神干涉。
不管佛門說得多麼天花亂墜,或者天庭有多大的權力。在盤古開天斧前,通不過考驗,沒有匯聚三界眾生的法力。不符合神器本身的需求,那就誰都休想將它舉起來。而連楊戩都沒能將它拿起,天庭上利慾薰心的玉帝王母,便更加沒任何機會可言。
至於西天如來……且不論是否符合資格,他來崑崙山找斧子,那是要視元始天尊如無物?
所以,謝雲書壓根不擔心會碰到什麼競爭者。手一按上盤古斧之後,他便感到沉甸甸的重量,宛若有萬山之巍然,覆海之浩瀚。難怪說只要輕輕晃一晃盤古斧,都足以地裂山搖,方圓大亂。
不過……真就沒什麼考驗唄?
“三位再不現身,那我就不客氣了。”
“……”
也不知是真不在,抑或預設通關了。三神始終不發一言。而以謝雲書如今的修為,其實已不怎麼在意,那所謂凝聚三界眾生信念的法力。
如果不能錦上添花……能夠少一事他反而求之不得。只見謝雲書將自身精純靈力渡入斧柄,不消多時,盤古斧登時縮小了一圈,變得稱手了起來。
對於別人來說,讓上古神器擁有思想智慧,或許得獻祭掉一個隊友。可謝雲書卻無須這般麻煩,直接獻祭自己的血洗涮神器,再以兵厄之力點育化靈就行了。如此一來,就彷彿血脈一體,他的智慧便是盤古開天斧的智慧,自能令盤古開天斧如臂指使。
值此過程,謝雲書依然在等待三神考驗,可直到他離開都沒見著有誰露面。過了良久,山洞中兀然飄起皚皚白雪,更突然變得黑暗了起來。
在一片肅殺之中,驟聞權神說道:“就這樣放他拿走盤古開天斧?”
“誰能取走盤古開天斧,並不以你我三神好惡決定。”
死神道:“何況,縱使以考驗的標準而論。他身上有大仁痕跡,更似曾做過犧牲,亦未貪戀權欲。最終能拿走開天斧,也說明他不乏善用之的思想……我們,本無任何理由阻止。”
雪神道:“佔據冥界,非為一己之力,乃為蒼生輪迴公道。但觀玉帝這些年來,失卻最初仁心,僅憑一記喜惡,即擅自定奪數萬、數十萬生靈生死。就此而論,我已經沒有阻攔他的理由。”
“他若最終會離開三界,便不會留戀此地至高至權。”
權神聞言沉默少頃,亦算認可了兩名同伴的答案:“既不會為權欲矇蔽,我確實並無立場阻擾他取斧。只是……元始天尊方面,究竟作何安排?”
“天尊制定封神榜,乃為集眾玄門之力,儘速結束人界商紂暴亂,重寫天人秩序。”
這裡既是崑崙山脈,離元始天尊的道場就不會太遠。三神若說與之從無接觸,未免有些說不過去。一片黑暗中,不辨形體的死神說道:“如若玉帝失敗,亦不過是重整天庭。”
“所以,如果玉帝過不了這關……”
權神若有所思,瞭然於心道。
“有新的天條、新的班底,卻也不妨換掉不合時宜的玉帝。”
——————————————————————————————————
此界封神之事,與什麼鴻鈞根本沒任何關係。從頭至尾,都是元始天尊獨力操辦。對他來說,謝雲書是一個變數,卻不妨礙玄門大局。而既然人界在大破大立,倘若天庭同樣經歷一遭,頂多算一起從頭樹立新秩序罷了。
反正天下正大亂著,能趁此機會撥亂反正,對玄門整體並沒有什麼損失。相較於遇見可期內,封神人員上天瞧不起玉帝王母,對舊天條不滿,紛紛出工不出力。新天條若真能出世,或許才更利於三界眾生。
既然對玄門無害,更不用他元始天尊親自出力。謝雲書擁有破局的絕對勢力,還願意主動接手對付佛門,他元始天尊又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