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時,李憶如並不太清楚,新天條到底怎樣取代舊天條。但要免得七彩石被外力摧毀,女媧大神在此之中注入大量神力,用以保護新天條不受損傷,乃是自然而然的正確舉措。
不管外界怎樣動靜,李憶如就拋開了一切雜念,先努力吸收著七彩石的靈力。同為補天之石,李憶如藉著天蛇杖吸納轉化,亦然一點點理解了新天條替代舊天條的方式。
“原來是這個道理……”
玉帝王母具備修改執行天條的許可權,定然在天條的編寫中有著邏輯可循。而天條既是規則,施行三界規則,就必須有相應的推動力,方能完美執行。
不過,天條的規矩,須得三界共尊。至今無人能夠違背。
可玉帝並非凡事親力親為,許多都是依照天條的規定,在天庭遴選天官另行執法解釋。而從楊戩本該成為司法天神的發展來看……就算楊戩篡改了許多玉帝的本意,但只要與天條本身的規矩相符,依然會被天條所預設。
不對,應該說玉帝不用天規的時候,那就將其束之高閣。
那個時候,玉帝就會用他自己詮釋的一套“天庭律法”,來要求三界眾生去執行。只是玉帝剛登上大位時,還算富有抱負理想的治理者,天庭律法與天規並無差異。但在長久權力的腐蝕下,玉帝已有些以己心代天心的意思,才屢屢荒腔走板,草菅世間生靈性命。
由此可知,舊天條的運作方式較為機械死板。
除非是真正嚴格意義上觸動,譬如楊戩之母瑤姬一樣,違背了上古諸神時期定天規確定的罪責,並且被玉帝親自裁決。這樣才會令天條化為堅不可破的鏈鎖,具有強制制裁的效用,使得罪人無從掙脫,而瑤姬也被永鎮桃山之下。
可這樣一來,玉帝不用天規去裁決楊戩兄妹就不合理……除非,他缺乏那個能力,因為違背天規的是他自己,因此唯有靠天庭的神將天兵去剿滅。
“唔,按照雲書哥的說法,玉帝就算有呼叫天規的許可權,卻沒有推翻根本條約的能力。那麼就算要修改舊天條,肯定得在當初原有的框架內,不是他隨便就能修改的。”
早就學會了謝雲書那一套的思維方式,李憶如苦思冥想著,總算意識到玉帝只能修改天庭運轉的那套律法,而非真正的三界天條。
譬如七仙女、八仙女的罪責與處罰方式,就跟瑤姬截然不同。前者牛郎織女的故事家喻戶曉,後者則被流放崑崙面壁思過。
那麼同樣是一種罪責,為什麼定的罪卻能有極大的差異?
說明玉帝能在大框架內,對具體的罪責進行微調。舊天條是死的,最終落實依舊看執行者打算。
“所以,玉帝具有選擇什麼時候用天規,什麼時候不用過天規的……權利?”
李憶如遵守這種猜測對比,繼續去體會新天條。不久之後,她就肯定了自己的疑問——玉帝在天條的控制權上,除了用以自保確證他三界共主的地位以外,八成還沒她藉助兩種補天石共鳴取巧得來的許可權高。
那還有什麼可怕的?
接下來就只要解放新天條,讓新天條的規則覆蓋掉舊天條。與此同時,李憶如只要找到兩者的共通之處,讓玉帝這個許可權狗,失去執行天規的資格!
恰在此時此刻,外界楊戩發覺七彩石緩緩開裂,匆忙以寶蓮燈灌注充沛法力,儘可能維持住七彩石的穩定。但眾所周知,寶蓮燈除了對敵無可匹敵之外,讓人死而復生、融合法力等等,都是它非常獨特的奇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