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琉璃燈在玉虛宮,不過照明之用。但元始天尊所用之物,自非尋常燈盞,作為交換已是綽綽有餘。元始天尊道:“道友新鑄之燈,雖是混沌罕有奇寶,卻非任誰都能善用。此琉璃燈或可彌補此缺。”
“那……我就厚顏收下了。”
本質跟盤古開天斧一樣,太始蓮燈的使用條件,的確高的有些誇張。而聽元始天尊的意思,用琉璃燈的燈芯燈油合之,或許能稍微降低一點門檻。
但幽蓮那邊還有一盞元燈,真要有什麼須得交給小輩做的事,謝雲書直接用那一盞就好。至於元始天尊的琉璃盞,不如留著另備它用,不必為了一盞燈毀掉另外一件寶貝。
於是,他把琉璃燈收下後,就即刻正色應道:“還請天尊告知娘娘行宮方位,我與內子當親往拜會,以將輪迴規矩與天條結合。”
“可。童子何在?”
“掌教老爺?”
白鶴童子規規矩矩袖手而立。元始天尊吩咐了一聲,即見童子安排好九龍沉香輦,載著謝雲書夫妻直往三界天外而去。至於楊戩兄妹是第一次拜會天尊,是以就留在玉虛宮,先認一下師門再下山協助姜子牙的封神大業。
而過了許久,就連九龍沉香輦拉車疾馳,都讓人覺得時間有些漫長。終在祥光瑞氣四射的雲團之上,青鸞繚繞,綵鳳飛旋。雕樑畫棟間,隱約可見一處莊嚴宮殿, 不知在雲煙何地。李憶如遙遙感應, 已覺一股與七彩石息息相關的莫大神力,正處殿堂之中,令人莫敢輕忽。
當然對李憶如來說,就只有親切柔和。畢竟她是真正藉助寶蓮燈, 拿到七彩石好處的, 天然就跟女媧大神親近。
不久之後,到了地界的輦車就停了下來。謝雲書拉著李憶如走下, 就見著九條金龍拉扯自行返回了玉虛宮。而謝雲書則按部就班, 跟李憶如一道往媧皇宮走去,但在邁過石柱華表之時, 眼前陡地豁然開朗, 卻是別有洞天,滿目衝巒疊翠。
就在風光秀麗的世外仙境當中,放眼望去正中央,才是一處清淨宮殿, 周圍花香鳥語, 飛禽走獸無不和睦共處, 儼然一派祥和向榮景象。
“我就說嘛, 哪裡有大神非得孤零零住在天上, 一個人冷冷清清的道理?”
連嫦娥獨居的廣寒宮, 都時常有人拜訪。李憶如另見洞天, 頓時覺得正常了許多。
而她話音未落, 只覺額心一暖, 一位仙姿綽約,烏髮雲鬢如黛, 五官完美無瑕,又端莊肅穆的女神, 已神不知鬼不覺地將青蔥玉指,撫在了她的眉心。
沒有多餘的華麗墜飾, 一身簡潔素服的女媧,輕撫著李憶如腦門, 莞爾道:“你這小女娃兒, 卻是個活潑精靈的,當真不似仙神。”
“本來我就是我家娘娘造的,肯定更像人一點。”
能夠這樣悄無聲息接近,又不會引起謝雲書兩人顧忌的, 此地卻也只有女媧一個。李憶如由著她揉了揉腦門,嘴裡依舊不甘示弱:“再說了, 這裡三界的神仙也有很多怪人啊, 又不是我一個人這樣?”
“豈可一概而論?”
性情古怪的散仙,不論與人多親近,都會天然認定自己是仙。哪怕是玉鼎真人、太乙真人都不例外,這是從根上決定的。而李憶如就沒拿自當過神族,一切的思維習慣都是從人族的觀念出發。
女媧感慨道:“仙凡之別,不在其行,更在其心。人之為人, 不問出身, 而在‘持得’。”
“什麼持得?”
李憶如被女媧說的稀裡糊塗,謝雲書卻即刻吐槽道:“女媧大神誇你道性不變而已, 一直當自己是個喜歡自作聰明的傻瓜,一樣很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