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泉寒髓變動,兩界輪迴交疊,伴隨生死之道,重新攏擴魔族。縱使九幽大地,與人界有著天然異界屏障。但憑炎波靈力散佈大地,輪迴生死亦如空氣一樣,逐漸成為萬物不可或缺之常理, 將魔族上下覆蓋在輪迴的範圍之中。
而感應著周天變化,三皇對此皆持默許態度。直到盤古陰面交射出兩股虹光衝向牛鬥,神農不禁心思一動。伏羲更面色陡變肅然,望向了女媧道:“汝早知如此?”
“吾並無理由阻止他們自我提升。”
女媧淡定自若答道:“之前的約定,亦僅是在達成三族平衡前,不得融合幻瞑座。”
“話是如此不錯。”
伏羲淺淺一嘆, 皺眉道:“女媧,汝對人族的偏愛, 一如往昔。”
“錯者罰錯, 惡者懲惡。若人族未曾走上歧路,吾從無干涉之念想。”
並不否認這一點,女媧不緊不慢說道:“人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吾等三皇自阻止天地分離,保全萬物後,為各自所創三族,已有許久不曾齊心。如果雲書是那個變數,吾願意相信他一回,讓三族重回正軌。羲皇、炎帝,莫要忘卻,若論挑中謝雲書的時間早晚,二位更在吾之前。”
謝雲書得到女媧血,更主要還是在於趙靈兒那一次的迴魂仙夢,與女媧關聯不大。神農與伏羲的提前安排,才是一切起始的根源。聽到女媧這麼講, 伏羲、神農相視一望,一時間不由啞然失笑,無從辯駁。
總不能翻臉不認賬不是?
“三皇創三族,私心由此而生。”
伏羲思索一會兒,緩了緩口氣,說道:“不錯,無數年來,除卻上窺大道宇宙之外,吾耗費不少工用於改善神族,從小子的身上亦薄有所獲。但若他二人恆強,未免將失制衡。”
“未必。”
女媧道:“吾亦明細,六界天道常理,當以平衡為要。可眼下三族從未平衡,羲皇又豈能提前知曉,此非是向善之變?”
“……伏羲,事已至此。我贊同女媧。”
要是謝雲書沒這麼幹,神農說不準還會阻止。但眼下木已成舟,說什麼都遲了。神農唯有向前看去,找出彌補的辦法。
反正從蚩尤開始, 神農整活又不是一次兩次, 當即說道:“你我皆是從無垢中窺見有關謝雲書的一葉未來佈下棋子,又未見到六界因他而毀。既然選擇了一次, 索性便信任到底。”
“也罷……”
連神農都這麼講,伏羲自忖再跟他們爭辯,就沒什麼意義。本來都三對二了,現在成了四對一,繼續抬槓又不能改變什麼,當然還是立足現實比較妥帖。
於是,伏羲對女媧、神農說道:“吾三神自創世至今,始終在消耗精氣神能。如若他能改變三族大局,或許吾等三皇,亦能有機會更進一步。”
“羲皇鑽研天地至理無數年,諒來是別有所獲?”
“彼此彼此。”
女媧、神農神隱的早,比起伏羲親政,肯定恢復了不少元氣。而除了天帝分身打理神庭,伏羲本體一直在那造神,說不準還沒兩神進步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