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事業發展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
東潤和東印雖然名義上是兩個公司,實際上發展到現在幾乎已經是同一個公司了。
2015年3月20日,又是一個無眠的夜晚,苟書寒在廠子辦公室裡加班。
文凱夫妻則在車間兼職工人趕印一批摺頁。
客戶催得急,沒辦法,他們夫妻倆親自上陣當學徒給開機師傅打下手。
苟書寒忙完一階段工作,靠在沙發椅上,回想著這一兩年的事情。
受世界經濟的影響,印刷行業不再像前些年那麼高光,整體行情大跌,許多小的印刷廠直接倒閉,能堅持下來的,很大一部分從八卦嶺搬遷至關外求生存。
東印從2014年初就顯出了頹勢,2014年中,開始出現虧損。
一個月光工資虧損就高達十多萬,裁員後,工資虧損每月也高達七八萬。
東潤的形式更嚴峻,從2013年底,就只能維持基本開支,2014年第二季度開始就虧損。
不光虧損,許多應收賬款也收不回。
因為許多甲方公司不存在,倒閉了,導致許多尾款沒有著落。
一些老的關係也不再合作了。
不是縮減營銷推廣開支,就是舉廠搬至惠州、東莞等地。
不光是虧損,最開始東印成立時候用購買的裝置抵押貸款,購買了一臺二手海德堡四開四色印刷機,貸款5年,每月還款近八萬。
看著連續虧損,加上連續快一年每月開支入不敷出,沈月明婉轉的提出了退出。
王金濤倒是不想退出,可他建材廠子也舉步維艱,無奈之下,他也委婉提出結束東印算了。
萬飛倒無所謂,他表態緊跟苟書寒步伐。
文凱作為投資了二十萬的小股東,也帶著老婆蘇燕參與了會議。
2014年底,六個人坐在苟書寒現在呆的會議室裡開會討論。
因為最開始大家的合作協議只有一年期限,一年後,任何一方都有權利提出退出,只是本金需要從提出退出後一年,由願意堅持下去的人退還,之前一個年度的分紅不予收回,提出退出後當年的年度分紅不分配,提出退出後第二年度也只歸還本金,不支付利息也不分配紅利。
沈月明和王金濤勸苟書寒關掉東印,東潤精兵簡政,力圖他路。
可苟書寒卻不服輸,認為經濟不景氣只是短暫的,捱過寒冬,就會迎來新的太陽。
萬飛附和苟書寒,畢竟好兄弟要同進退。
文凱和蘇燕也力挺苟書寒,他們夫妻的想法很簡單,做生意總會有起伏,能跟著苟書寒這樣的老闆是很愉快的,現在只是短暫虧損,如果寒哥有信心,他們就跟上,大不了晚買幾年房,晚幾年生孩子。
會議的結果就是,沈月明放棄2014年的分紅,只求2015年底能拿回最開始自己投的那三百萬即可。
王金濤一樣的訴求,要求2015年底拿回200萬本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