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用瞧白痴一樣的眼神瞧了自家婆娘一眼,果然古人誠不欺我,女人家家,頭髮長見識短。
時母不知道村長在後悔,準備想著重新來找時家談賣奶牛的事。
拎著這麼一桶牛奶回到家中,時姜就按之前的方法重新煮奶茶,很快就煮了一大鍋出來。
幸好現在天氣也冷,放著也不會壞,明天早上熱了,讓時父帶到縣裡賣,溫度剛剛好能入口,也不會燙嘴。
聽了時母說村長家的奶牛不賣,時姜也沒多意外。
畢竟一頭奶牛,其實價格少說也得要十兩左右。
人家會買奶牛在家裡養著,必定是有原因的,不賣也是很正常的事。
“那就讓爹明天去縣裡賣完東西后,再去市場裡瞅瞅,看有沒有好的奶牛買一頭回來好了。”
時母聽到女兒的話,點了點頭。
“行,等你爹回來了,就跟他說一聲。我這裡還有點銀子,買頭奶牛是沒問題的。”
聽到時母的話,時姜有些無奈。
畢竟,她百納袋裡的金銀珠寶都不方便拿出來用。
不過,也就讓時父時母辛苦也就辛苦這段時間,遲早她能正大光明的把銀子拿出來用。
果然,到中午時分,時父就喜滋滋的帶著空桶回來了。
而蔡大嫂帶著幾個兒子,也把時家要的那些竹筒和吸管全部做好了送過來。
好傢伙,足足比時父自己去弄多了好幾倍。
數了數,足有八百多個竹筒和吸管,全部邊緣部位打磨的光滑的不得了,一點毛刺都沒有。
數著時家給的四十文銅錢,蔡大嫂滿面笑容的坐上蔡大叔的牛車,一家人樂呵呵的回了家。
不過才一上午的時間,就賺了這麼多銅錢,簡直是沒有本錢的買賣。
聽自家男人的話,時家的男人去縣裡,兩天時間就用了將近四百個竹筒。
也就是說,他們這半天弄的竹筒,只夠時家四天用的。
若是時家長期的要,一個月下來就能拿到將近三百文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