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辦法引那些山民下山來換取東西,只要他們的貨好,給出的價格不用壓的很低。”
蜀南山多,山民也多。
在時姜看來,那些山中採摘的雞樅和竹蓀,曬乾後拿去江南或者是北方賣的話,都能賣出高價來。
而且,經過時姜這段時間在莊子附近的勘察。
這莊子後面的那座山的泥土,完全可以做陶瓷。
另外,這邊的玉石礦也豐富,不過,大多數人都不懂。
畢竟,玉石外面可披著一層石頭的外衣,原石在蜀南老百姓的眼中,就跟普通的石頭沒什麼區別。
這還是時姜在經過一家農戶旁,看到一塊被當成石頭壘成圍牆的原石,才發現這件事的。
時姜花了十個銅錢,就從那戶農戶的手中,把這塊原石給買到手了。
回到自己的院子裡後,時姜拿著砂紙擦。
不過是擦了一厘米多一點,就透出綠來。
能看出,這塊原石裡的玉石,雖然不是什麼帝王綠,可也絕對是一塊不錯的青玉。
打磨成成品後,拿到店裡賣,這麼一大塊,幾百兩銀子是最少的。
不過,時姜從農戶口中得知這原石的來處後,也沒急著去開採。
畢竟,她得先把走商的路線先給定下來,確保安穩後,再圖其他。
方雷被她派去教那些農戶種植番薯和馬鈴薯,曹劍被她派去指導人建制作陶瓷的窯洞。
番薯和馬鈴薯種下後,方雷就帶著人去山民出沒的地方,開始收那些山貨。
等收到一定的數量,就帶著這些貨物,往北方運去。
時姜也跟著一起去,留下曹劍在莊子裡。
那些貨物在時姜手裡,沿路的賣出去,又低價收進一些路過的城鎮所產的物品。
一進一出,貨物照舊是滿滿地幾大車,可銀子幾乎是每路過一座城鎮,時姜都能掙進不少。
更別提時姜還有百納袋這麼一個作弊利器,因為有時是時姜去跟人談的生意,隊伍裡的人並不知道時姜所賣的物品的真正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