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發現,讓他渾身的汗毛都在顫抖著。
有了這些,靖州再也不用受朝廷的轄制。
為了儘快派人開採這些礦石,常卿直接沒回來,而是派了人快馬加鞭的請一批民工去開採。
另外,就是給時姜飛鴿傳書,稟明瞭這件事。
時姜收到訊息後,也馬不停蹄的朝靖州趕路。
同時,也給常卿回覆,只要願意去開採礦的工人,都給足工錢和保證他們的安全。
一到靖州,來不及回節度使府邸,時姜便先去了學院,找了學院裡的老師,要了一批之前在這裡學關於冶煉的人才。
當然,時姜不準備把人送到礦山那邊。
而是在靖州城外一處秘密之地,建起了高爐。
一把把的鋼劍,由高爐中生產冶煉出來。
當軍隊裡計程車兵,一人拿著之前的鐵劍,一人拿著新出的鋼劍,兩劍用力相交時,鐵劍頓時被削斷在地,高下立分。
“若是換成是刀的話,恐怕這半條胳膊都得送上。”
看著士兵們的較量,時姜的手下倒吸一口涼氣,然後說道。
因為南北的車隊,城外那些廠的出息,還有常卿那邊源源不斷送來的已經提煉出來的金子,時姜的支出完全不成問題。
甚至因為糧食的豐收,讓趙先生眼角的皺紋都多了好幾條,笑的。
這些糧食,可都是能變成錢的好東西呀,多多益善!
因為趙先生高興了,時姜的日子自然也好過許多,不用再被他無限怨念的盯著了。
當然,除了給晉北大軍上下換了裝備之外,時姜也不忘基建。
原本只是通往靖州城外的那些馬路,時姜直接開始修起了靖州城與其他幾座城池的主要道路。
當然不是光靖州這邊開始修馬路,凡是要跟靖州城通馬路的那些城池,他們也得從他們的城池那邊,朝靖州城這邊開始修路。
規劃好路線後,兩邊同時開工,到中間相遇時,再合在一起就成。
這樣一來,大大的縮減了修路的時間。
同時,又提高了兩座城池之間來往的速度。
按往常那些坑坑窪窪,又要翻山,又要越嶺的山路,泥路,起碼得十天半個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