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家如今一片和睦,日子過的紅紅火火不說,歸家的女兒還賺了大錢,從時父去找了里正來在原來那茅草屋的旁邊畫了老大一塊宅基地就能看出來。
村子裡最不缺的就是勞力,現在又是農閒時間,有本事的,早就出去打點零工賺點銅錢貼補家裡。
現在時家建房子,給的銅錢也不算低,離家又近,自然是多的是人願意來幫忙的。
時姜怕累到家裡人,讓時父寧可多加兩文錢,也別讓時母和兩位嫂子給來建房子的人做飯。
畢竟如今時家吃的飯菜很是豐盛,若是被來幹活的人看到傳出去,總歸圖惹別人眼紅罷了!
時母到是心疼那多出的兩文錢,畢竟人那麼多,一個人多兩文的話,十個人就是多二十文銅錢了!
兩位嫂子卻是感激小姑子對她們的心疼,做這麼多人的飯菜,那可是個體力活。
對於那些來幫忙的人來講,寧可多兩文錢的。
畢竟,就在村子裡,吃飯回家吃就行,自己在家吃,隨便什麼都行,把這錢省下來,幾天功夫就能多十幾二十文呢,何樂而不為?
人多力量大,一幢紅牆藍瓦的二進四合院,不過二十來天就給建好了。
主屋自然是歸時父時母,主屋旁邊的兩間大房子,歸時大嫂和時寶菊一人一間。
側屋東邊歸時二哥一家住,側屋的西邊歸時小弟住,時姜跟時素雲就住在時小弟那間房間的邊上。
時姜很清楚,等都時小弟長大需要娶媳婦時,自己恐怕早就買了房子搬出去住了。
新房子晾了半個月的時間,裡面的溼氣散了,時家一家子這才高高興興的搬進去。
搬進去當天,就辦了搬家酒。
村子裡大多數人都上門來慶賀,畢竟現在村子裡,就連里正家的房子,都沒有時家的房子高大。
有那羨慕的,也有那眼紅的,不過更多的還是比較樸素的。
魏三清過來時,時家正熱鬧的很。
眾人舉著酒杯,喝的真暢快呢!
這時家的搬家酒,真是下了血本了。
酒水任喝,菜式葷菜也比素菜多,平時大傢伙連過年時,都比不上他們這菜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