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雲摸出自己的手機,開啟圍脖。
樂雲奪冠的訊息還是熱搜第一。
而第二已經變成了時代的《吶喊》。
點進去後,最多評論的那條是九州文學院發的。
“雲飛兄,作為幾年最新出現的暢銷書作家,第一本書《三國演義》直接登頂嚴肅文學的頂端,第二部《鬥破蒼天》卻直接回到了通俗文學的範疇。”
“第三本《吶喊》,卻讓筆者很吃驚。”
“在寫《三國演義》時,雲飛兄虛構了七八個朝代,虛構了位數眾多的不存在的後世詩人,來承載他滿腹才華。”
“寫《吶喊》,雲飛兄再次虛構了一個時代,卻是一個奇怪的時代。”
“在這書中,雲飛兄描述了一個閉關鎖國的大盛,一個被其他國家領先,然後遭受了百年苦難的大盛國。”
“然後,在這種環境預想中,寫出了《吶喊》,但這本短篇小說集中的每一篇小說,無不飽含強烈到令人窒息的情感。”
“是否雲飛兄在自己成長的環境中,也遭遇了一些很特殊的情況,然後把這些寫在了書中。”
“或者,雲飛兄其實不是大盛國的人,而是某個小國國民?”
“但,大盛國現在存在欺壓小國的情況嗎?”
“如果沒有,那雲飛兄又在《吶喊》中,寄託的是什麼樣的情感呢?”
樂雲一看,好傢伙,白左思潮。
萬萬要不得。
下面很多書迷都在發表自己的意見。
大部分人都覺得,雲飛兄絕對不是一個小國作者。
雲飛兄只是又一次展露了自己的才華。
至於《吶喊》的深意,應該和被壓迫無關。
樂雲登陸了雲飛兄的圍脖,然後發文:
“鄙人是大盛國人,《吶喊》的意義就在於吶喊本身。吶喊寫的故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要隨意臆測我的想法。想要知道《吶喊》到底意義何在,請細看《孔乙己》一文。”
如果看阿Q正傳,在大盛國的環境下,說不得書迷會想歪,不過看《孔乙己》答案就很標準化了。
樂雲在大盛復刻《吶喊》,不過是罵資本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