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第一層結果,每一個都是週週正正,在第一層結果之後,第二層甚至於第三層已經開始開花,開出來的小黃花也很是稠密。
今年卻不同,第二層開的話少了很多,第三層更少,而且無論是西紅柿還是黃瓜,秧苗的高度上都和往年這個時候的株苗有了很大的差距。
只不過能夠這樣細緻觀察的人並沒有幾個,不說是民眾,就是西韓嶺這邊的村民們都不怎麼去關注,所以他們的看法直接被人們忽略,因為人們關注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西韓嶺這邊蔬菜、瓜果的味道。
野豬林、馬蹄山、孤山,去年已經整理,原本打算栽種金水梨、玉靈天李、藍靈果,可因為中途的變故,三座山上到現在都是光禿禿的,能夠看到的也只有馬蹄山、孤山上那兩處孤零零的建築。
狼窩山、滕山這些大山上都栽種了蘋果、桃子、葡萄這些其他區域看不到的水果。
今年幾座大山上和往年一樣,鬱鬱蔥蔥,看上去和往年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可那些心細如髮的民眾還是發現了和趙新宇時期有一些不同。
趙新宇時期,每一株果木上掛滿了果實,蘋果、葡萄、荔枝、金煌這些成熟較晚,到現在倒是看不出變化。
可大杏在這個時候已經壓彎了枝頭,大杏的個頭也是不小,今年大杏同樣也壓彎了枝條,可下彎的程度以及枝頭上掛著的大杏個頭都有了變化。
一切、一切的變化都證明著西韓嶺、馮家莊、泰村這些村子在慢慢的發生著變化,不過能夠看出來的人並不多。
這一天一個讓人們意外的訊息傳來,菜農們敗訴,用一句話概括,他們和西韓嶺這邊並沒有任何的合同,西韓嶺出售給他們秧苗,秧苗生長沒有任何問題,他們根本沒有起訴西韓嶺的必要。
菜農敗訴,他們也只能將已經長成的油菜、菠菜、生菜這些按照普通市場價格出售。
雖說口味比不上去年,可畢竟口感要比其他區域大棚菜好了不少,這也讓他們不愁銷路。
在菜農們蔬菜銷售的同時,西韓嶺的官網上出現了黃瓜、茄子、青椒、辣椒開園的訊息。
每一年西韓嶺這邊蔬菜開園都會吸引諸多人的關注,今年也不例外,開園之後,民眾們和往年一樣都是排隊購買,不過卻沒有了往年的限量購買,不少民眾都是大量購買,更有餐飲店直接派出員工。
就在無數民眾排隊在幾個村子購買的時候,一個個讓人們感到意外的訊息在網路上不斷出現,西韓嶺這邊種植出來的黃瓜口感和去年差了很多,今年種出來的黃瓜至多也就是和去年鵬城菜農們出售的黃瓜差不多。
這個訊息就如同瘟疫一樣蔓延,不到中午的時候就成為了大街小巷人們熱議的話題。
原本還在排隊等候購買的民眾在看到一條條訊息之後,雖說沒有離開,可購買的數量卻在不斷減少。
這一來摘下來的菜一下堆積起來,這可是在前幾年根本沒有出現過的事情,以往每一年都是供不應求,摘菜的村民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今年卻出現了例外。
雖說黃瓜的味道出現了爭議,可下午的還是,馮家莊、泰村的民眾不降反增,只不過購買的人和購買的數量卻在急速減少,很大一部分人都是過來看熱鬧。
看著碧綠帶刺的黃瓜,民眾們都很是疑惑,這黃瓜無論是從品相還是株苗上來看和以往沒有差別,可這味道怎麼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
不說是他們,康泰他們這些農業專家、教授也很是無語,這些天他們一直在研究到底是那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可到現在都找不出口感發生變化的原因。
他們也考慮過種子,可如果是普通種子,在沒有化肥滋潤,黃瓜斷然不可能長的如此茂盛,還能結出那麼多的黃瓜。
種子沒問題,用的人都是本村的人,種植方法也一樣,如果說有所不同的就是培育秧苗的人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