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士們,只要萬眾一心,函谷關便堅不可摧,就像上午那樣,讓楚軍有來無回!”
子嬰向城牆上計程車卒們大聲說著,激勵士氣。
把東城牆全程走完後,楚軍已重新做好了攻城準備。
首先,仍然把投石車、床弩推向前。
當進入射程範圍後,秦軍率先發動攻擊。
戰鬥過程跟上午的遠端武器作戰差不多。
由於函谷關的鐵蒺藜已被清理、壕溝被填平,在遠端武器掩護下,楚軍推著雲梯、衝車、木幔等攻城器械前進。
在現代的電視劇中,那些攻城戰鏡頭,大多數是沒有防護計程車兵衝到城牆下,然後豎起梯子攀爬而上。
古代真是的攻城不可能這樣,要真的是這樣,那些沒有防護計程車兵,無異於活靶子,白白前來送死。
向城牆前進的楚兵,由盾牌或器械保護著。
比如雲梯,每輛雲梯都由士兵在車棚內或雲梯後面推車,車棚前方的木板,專門被加固,可有效抵禦箭矢攻擊。
至於木幔,是一種裝有木板作掩護的攻城車,木板在前,士兵在後面,掩護士兵靠近到城牆下。
前進的楚兵中,攻城士卒皆是躲在器械內部或後方,弓箭兵則是由盾牌掩護著前進。
待前進至普通弓箭射程時,城牆上的秦軍弓弩手率先射箭,楚軍弓箭兵同樣放箭,雙方互射。
守城一方居高臨下,又有城牆掩護,在互射中佔據上風。
投石車、床弩、弓箭向函谷關城牆的攻擊,起到了一定壓制作用,讓攻城器械得以推進至城牆下。
秦軍將石頭、滾木砸下,這對敵軍士兵有絕對殺傷力,但只能砸將部分攻城器械砸壞,一些器械過於堅固,不易破壞。
有云梯頂部的鉤,鉤住城緣,雲梯棚裡的楚兵出來,沿著梯子攀爬而上。
秦兵抬起滾木,放在梯子上方扔下,滾木沿著雲梯梯子滾下,正在攀爬的楚兵不死也重傷。
“火攻!火攻!”
有士兵把油料灑向雲梯,再有士兵向雲梯扔出火把。
很快,龐大的雲梯燃起熊熊烈火,被烈火燃燒的楚兵在慘叫著。
楚軍攻勢猛烈,秦軍拼死抵抗,喊殺聲、慘叫聲連天。
下午的攻城戰,比上午時更加慘烈,子嬰目睹著這一幕幕,被深深地震撼了。
他不懼怕戰爭,但要適應這慘烈的戰場,需要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