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秦五百年> 第47章 效率太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7章 效率太低 (2 / 3)

子嬰先向兩人瞭解這個作坊的基本情況。

尉羽和大工師詳細講解著。

有工匠510人,一天才生產一萬支箭,平均一天一天二十支,子嬰皺了一下眉頭。

鍾衛還算懂得察言觀色,見大王皺眉頭,忙說道:“大王,只要微臣在,此作坊製作的箭,絕不會出問題。”

子嬰道:“質量或許不會出問題,但工作效率也太低了!”

效率?質量?尉羽和鍾衛傻眼了,兩人是首次聽到效率、質量這兩個詞。

子嬰來自現代,雖學著要適應古代社會,但終究是從現代而來,說話的時候,偶爾會在不經意間冒出現代詞彙。

這時期的詞彙量比現代少得多,有時候表達出某些意思,需要現代的詞彙才更為貼切。

子嬰把效率、質量的含義講述一遍。

兩人點頭表示懂了,效率、質量這兩個詞的確精闢,佩服我王能發明出如此精闢之詞。

大王又發明了詞彙,尉羽沒有太驚訝,他已經從老爹的口中,知道大王發明出來的許多詞彙。

比如“河套”、“椅子”、“電燈泡”之類詞彙,他都已經知道了。

其中某些詞彙,已正式在公文中使用。

尉羽道:“大王,一個工匠一日製作二十支箭,效率已經不低了。”

子嬰反駁道:“一日勞作六個時辰,才製作二十支?還不低?”

被大王當面批評,尉羽和大工師都鬱悶著。

兩人均覺得,大王也太苛刻了!別看大王客客氣氣的,要求卻如此苛刻。

隨後,子嬰在行走於作坊中,生產時發出的聲音不絕於耳,每個工匠都在忙碌著。

子嬰仔細觀察這時期的箭是如何製作出來。

工匠們見到大王后,都恭敬行禮。

子嬰面對工匠們,做出一副慈祥和藹的樣子,讓工匠們繼續工作。

箭支製作,難度最大的是箭頭,要打造成三稜形,每個箭頭大小、形狀必須一致,三條刃都必須足夠鋒利。

雖然這時候已有鍊鐵技術,製作金屬兵器主要還是用青銅,箭頭用銅來製作。

在作坊內,有許多煉製青銅的熔煉爐,有製作箭頭專門的模具,透過模具鑄成箭頭形狀,工匠還需將三稜箭頭手工打磨得足夠鋒利。

鑄造和打磨,就要消耗不少時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