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負責人名叫廖磊,在大門外迎接。
隨即,子嬰和尉繚進入宅子。
廖磊跟隨在側,進行相應講解。
子嬰所指導的造紙術,是製作麻紙,是以黃麻為主要原料。
“按照大王的意思,造紙採用流水線方法,切麻和洗滌在外面做好,其它五道工序,分別在這裡每個大房子製作,最後在院子曬紙。”
流水線作業這個詞,是子嬰講述造紙術時跟尉繚提出,造紙術採用這個方法,這個詞彙也正式開始運用。
製作麻紙,有切麻、洗滌、浸灰水、蒸煮、春搗、打漿、抄紙、曬紙,這八個流程。
其中切麻、洗滌這兩個流程,需要有水才能操作,所以在外面進行,然後再運送到宅子進行加工。
這裡專門分出五個大屋子,分別負責每道工序。
這裡的庭院很大,可以同時曬很多紙。
子嬰和尉繚逐個視察每道工序。
步入第一間屋子,有濃濃的石灰味撲鼻而來,這是第三道工序浸灰水。
這裡有許多大木桶,每個木桶都裝有黃麻,用石灰水浸泡著。
來到第二間屋子,這裡溫度高出不少,是對浸泡過石灰水的黃麻進行蒸煮。
五個大屋子逐一視察完之後,廖磊帶著兩人來到庭院,這裡有許多正在晾曬的紙。
在其中一個位置,擺放著已經曬好的紙張。
子嬰拿起一張紙,並沒有怎麼用力,紙張就從中裂開了。
尉繚同樣拿起一張紙,仔細打量著,雖然紙張有問題,也足以讓他興奮。
大王想象力真強,竟能想出如此製作之法,紙張一旦問世,既給工作生活帶來很大便利,又是財源滾滾。
廖磊道:“大王,目前尚未能造出能使用的紙。”
子嬰道:“流程不會錯,應當是某些環節出了問題。”
廖磊道:“微臣已找到了問題根源,是浸灰水或蒸煮的時間不對,會不斷嘗試,定要把紙造出來。”
子嬰在現代時,網上搜尋過製作麻紙的流程,只有八大流程,對於浸灰水、蒸煮具體時間根本查不到,只能不斷試驗。
子嬰鼓勵道:“若能製作出來,記你一大功。”
廖磊是有官職在身的,目前秩俸為二百石。
他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墨家的墨者,因為墨家的政治主張不被各國統治者接受,廖磊在秦國為官,不過問政事,只負責技術研究和運用。
秦國需要各種技術人才,子嬰需要技術人才,在他指導下進行發明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