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城郊,這裡有個大型鐵製兵器兵工廠,子嬰前來這裡視察。
因為事關重大,子嬰把平常很忙的尉繚也叫上一起。
尉繚的兒子尉羽,官職已經升為考工令,主管兵器製造,陪同子嬰來到這裡。
鐵製兵器鑄造,對於國家來說屬於機密,技術不能外洩,兵工廠有士兵嚴密把手,有專門的官員進行嚴格管理。
現在一些管理、生產方式,秦國時就已經開始實施。
武器質量標準化、統一化;武器製造流程,已有了流水線生產模式。
兵工廠廠長,稱為“工師”。
工師下面有若干工丞,工丞相當於負責某條流水線工序的工段長、拉長。有些工序會有好幾個生產線,也就有好幾個工丞。
各兵工廠工師的直屬上司,是官職為考工令的尉羽。
這間兵工廠的工師名叫鄒棠,四十餘歲,秩俸三百石。
他得知秦王前來,到大門迎接。
“臣拜見我王!”
“寡人和丞相,要進去視察一番!”
鄒棠隨即帶著子嬰和尉繚進入。
子嬰先了解兵工廠總體概況,這裡分為好幾個區域,有鍊鐵區、倉庫區、檔案區、住宿區等。
子嬰首先來到檔案區,這裡有許多的書架,書架上有許多竹簡。
在案桌上,已經見不到竹簡,放著用紙張製作的本子。
子嬰開啟第一張本子閱覽著,裡面記錄每次原料運入情況,包括日期、重量、種類、原料來源。
開啟第二張本子,裡面記錄的記錄兵器成品情況,詳細記錄著某個工丞管轄下的兵器產量,不僅有日期、數量、種類,還具體到工匠名字。
鄒棠道:“大王,每位工丞,皆有本子記錄!”
這兵工廠比較大,下轄有十七個工丞,有十七張本子記錄。
兵器做好之後,會入庫存放入倉庫。
兵器交付給哪個部門,以及種類、數量、日期,又會有本子記錄。
在兵工廠,還有個特殊地方,這是由治粟內史官署派來的直轄的賬房人員,有三名賬房,相當於一個財務部。
工師是無權管轄賬房的,賬房直接對治粟內史官署的上司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