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的下午,船隻到了桂林地段,果然,這裡的景色優美,宛如人間仙境。
百將介紹說,他原是巴郡人,十數年前跟隨大軍南征,後來駐紮在桂林,娶了當地一名女子。
自從零渠開通後,桂江水系可透過運河北上,桂林開始興旺起來,人口超過五千,官府在桂林設有一鄉,本鄉的官員“有秩”把桂林管理得很好。
又再過了三天,船隻終於抵達了布山縣。
縣城外碼頭上,有大批士兵把手著,郡尉帶著主要要官員前來迎接。
秦始皇北征匈奴,南下百越,設立行政機構。
南邊的嶺南跟其他地方不同,需要重兵鎮守,屬於軍事管治,由軍官兼任地方官。
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個郡都不設郡守,最高官員為郡尉,實質上把郡守和郡尉職責合二為一。
郡尉以下官員,郡丞、監御史等官員照常設定。
桂林郡郡尉名叫謝崗,原本是名都尉,在始皇帝駕崩前一年,由郡丞升為郡尉。
即將要見到郡尉,在船上的鄒離,整理好儀容儀表。
船隻靠岸,鄒離登上碼頭。
謝崗和身後官員們向鄒離齊齊作揖,謝崗朗聲道:“桂林郡郡尉謝崗,與本郡各官迎接鄒大人。”
按照秩俸而論,謝崗高於鄒離,但鄒離是皇帝派來的專使,地位特殊,鄒離把禮節做得很到位。
鄒離向眾官作揖,對謝崗道:“本官奉皇帝陛下之命前來嶺南,視察三郡狀況,並轉達皇帝之命。”
謝崗先向鄒離逐一介紹認識郡丞、監御史,然後帶著他前往縣城,在咸陽隆重接待鄒離,共進晚膳。
在晚膳間,鄒離和官員們交談,說大秦朝廷雖失去了關東之地,然陛下英明,秦地一切尚好。
說這樣話是讓官員們寬心。
晚膳之後,謝崗帶著鄒離來到書房。
謝崗問道:“鄒大人,不知皇帝陛下有何詔命?”
鄒離道:“陛下派我來,面見三個郡的郡尉,需三郡郡尉同時一起,本官方能轉述陛下詔命。煩請謝大人通知象郡郡尉前來此,再與本官一同前往南海郡。”
謝崗身為大秦官員,忠於朝廷,遵從皇帝命令。
鄒離再問道:“南海郡郡尉任囂,身子可安好?”
子嬰特別指示過鄒離,抵達嶺南後,先弄清楚任囂這個人還在不在。
在原本歷史上,在秦國滅亡第二年(公園前206年),任囂便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