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城,郡尉府。
鄒離、任囂、謝崗、馬宣四人席地而坐交談著。
鄒離道:“看到任人大無恙,皇帝陛下能寬心了!”
任囂聽後一怔。
鄒離解釋道:“陛下說,尉繚丞相和郡尉任囂,皆是朝廷柱石。然兩人皆年事已高還未國操勞,陛下記掛著任大人身子。”
皇帝把自己跟丞相相提並論,又關心自己身子,任囂有著小小的感動,顯出愉快之色。
他說道:“勞煩陛下掛念。請鄒大人回咸陽後轉告陛下,臣身子尚好,還能繼續為朝廷鎮守嶺南。”
隨即,鄒離站起來,正色道:“本官要轉達陛下詔命,請把趙佗將軍喚來。”
很快,趙佗進來了,鄒離把門關上。
隨即,鄒離取出一張摺疊的布帛,將之開啟。
“陛下有命,任囂、謝崗、馬宣、趙佗四人一同過目。”
四人湊了過來,一起看著布帛上書寫的內容。
布帛寫著,關東中叛賊,朝廷定會一一清剿,若有需要時,三郡需集結兵馬,由趙佗為主將帶兵北上,人數最少十萬。
後面還寫著,嶺南各郡縣官員們,替朝廷鎮守嶺南,辛苦了!縣丞以上官員,全部秩俸升一級。
布帛最後寫著,讓四人繼續鎮守好嶺南,隨時聽候朝廷詔令。
在布帛右下方,蓋著皇帝玉璽印。
秦國中央朝廷,跟嶺南已經沒有可連線道路,嶺南各官吏俸祿,完全是靠本地賦稅發放。
雖沒有升官,秩俸升一級,也算是晉升了。
在場四人都為此高興。
任囂道:“鄒大人回到咸陽後,請陛下轉告,任囂必定會鎮守好嶺南。”
謝崗、馬宣同樣說出這樣的意思。
趙佗道:“請鄒大人轉告陛下,若朝廷有需要,趙佗願領兵出征。”
鄒離向四人道:“陛下還命我向諸位轉達,希望能夠打通連通象郡和巴郡道路。”
隨即,他走到地圖旁邊,指著地圖西南邊。
“象郡往上是黔中郡,黔中郡西北是巴郡,象郡西邊、巴郡南邊是夜郎國,若能從象郡西征夜郎國,朝廷再派兵從巴郡南征,兩面夾擊,或許能征服夜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