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蕭關正面和以北四十里區域內,每天有騎兵巡邏,如果發現來犯敵軍,堅決打擊。
王元交代李必要死死擋住匈奴兵後,帶著剩餘七萬兵馬,向南推進。
敵軍是在隴西南邊,這裡離敵軍所在地還有大段距離。
越是往南,山地佔比越多,蕭關外不屬於秦國國土,蕭關外以南原本是羌人地域,秦軍不熟悉地形。
這裡原本人煙稀少,大多數地方一片荒蕪,好在有聯軍行進和駐紮的痕跡,時常有敵軍運糧隊透過,已經有了專門的行軍道路,因為要供馬車通行,道路不算小,那便宜了秦軍,便於秦軍行軍。
——————————
此時的冒頓,正在河套地區的南套平原。
狼狽而逃的扎桑,灰頭土臉回到南套平原,向冒頓報告。
什麼?秦軍居然有可連續射箭的武器?
冒頓大吃一驚。
扎桑道:“單于,秦兵每人都有那種可怕武器,箭射得太快了,我們實在擋不住。”
冒頓來回踱步著,在思考著相關問題。
在此前的作戰中,秦軍一直沒有使用此種武器,一直沒有出蕭關。
如今秦軍出蕭關,突然間使用此種武器,肯定是早有預謀。
冒頓有軍事天賦,能征善戰,沒多久就想通了相關問題。
秦軍騎兵有此種武器,作戰時有大優勢,從蕭關出擊,顯然是為了截斷糧道,而這時候才出擊,是等到在隴西的主力深陷泥潭。
那麼,從蕭關出兵的秦軍,很有可能會往南推進,跟在隴西的秦軍夾攻聯軍。
本身在隴西的主力進展緩慢,銳氣喪失,在聽聞糧草被奪後,肯定會軍心大亂,如果隴西秦軍出擊,前後夾攻,聯軍勝算非常小。
想到這層,冒頓驚呼起來,秦軍用兵真高明。
秦軍配備了好武器,有沒有破解之法呢?
冒頓又再思考著,隨即向扎桑問道:“秦軍可連續射箭的武器,能射出多遠?”
扎桑仔細回想當時情形,當時他膽戰心驚,好像沒有注意這方面。
“廢物!廢物!”
冒頓大罵著。
這次作戰,勝利可能性不大,在隴南南邊,還有由拔託耶率領的五萬匈奴兵,必須要想辦法讓他們撤回來。
無論是否跟三國聯合,秦國都是冒頓的敵人,冒頓必須要了解秦軍新式武器特點,才能想出應對之策。
冒頓發出命令,派右都骨侯拖昆木率軍南下,嘗試性跟秦軍交鋒,儘可能觀察清楚秦軍新式武器的射擊距離,要是能夠撿獲這種武器那就更好,拿回來好好研究,說不定也能製作出來。
——————————
汧縣西邊,韓信指揮部。
韓信在得知蕭關外勝利的訊息後,發出相應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