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慌中的陳餘,匆忙逃出代縣,前往北邊的匈奴。
不久後,鍾離昧率領秦軍收復代地,皇帝宣佈撤銷代國,改為代郡。
三月下旬,由王元親率的秦軍,從太行山北部東進燕國。
臧荼事先在整個燕國徵召,燕軍人數激增,共有二十二萬。
但是,燕軍士氣不佳,又沒有優秀的軍事統帥,強弱之勢很明顯。
————————
三月二十九日,薊城,王宮。
有快馬進入薊城,然後向王宮跑來,傳遞緊急軍情。
“大王,不好啦!秦軍從代國殺來了!人數很多!”
臧荼得知後大驚,秦軍居然這麼快從代地出現,他立即召張良入宮商議。
張良接到傳召後,匆匆入宮來到書房,見到一臉焦慮的臧荼,便知前方戰事不利。
他說道:“大王,可是前方有緊急軍情?”
臧荼道:“秦軍突然從代國的太行山出現。”
張良道:“哎!這一天遲早會來,王元乃當世名將,正面強攻若沒有機會,定會尋找其它方法。只是來得有些快。”
臧荼心如急焚,問道:“子房啊!還有何辦法?”
張良道:“大王,薊城一帶還有十萬兵馬,可跟秦軍一戰,大王可親自帶兵出戰,南邊兵力可抽調一半回來支援。燕山以北還有匈奴人集結,可派人聯絡匈奴,南下燕山夾擊秦軍。當燕軍跟秦軍作戰膠著時,匈奴兵再突然出擊,打秦軍措手不及,我們勝算不會小。”
臧荼想想,這是個辦法,隨即擔憂道:“等打退秦軍後,要是匈奴人賴著不走,那又該如何?”
張良苦口婆心道:“若沒有匈奴人馳援,我們勝算很小,先保住燕國再說。再說了,到時候就算匈奴人不走,頂多是要些錢糧,不可能要大王之命,暴秦卻是要株除大王。”
臧荼只是略微猶豫一會,就同意了張良的提議。
很快,薊城南門和北門都有快馬而出。
南門的快馬是火速趕往南邊,通知駐守易水和長城的駐軍,抽調一半回來支援。
北門的快馬,是趕往燕山以北聯絡匈奴。
————————
太行山北部以東,山地和平原邊緣地帶,十萬秦軍集結在這裡。
王元親自帶兵從太行山北上,收復代郡後留下四萬兵馬駐守,帶著剩餘計程車兵東進。
同樣是在二十九日,王元召集眾將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