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何出列道:“陛下,向暴秦投降的降兵,在漢中修建水渠一年有餘,他們為暴秦出力,不可能再回來了。趙國最缺的是男人,臣建議,將這些降兵妻子另嫁他人,多生子嗣,讓我趙國日後有更多男丁。”
趙、韓、齊三國,只知道降兵在漢中修建水渠,不知曉內部生活狀況、降兵思想變化。
趙歇道:“眾卿覺得如何?”
陳餘道:“陛下,臣覺得可行。我趙兵投降後,為暴秦賣命,讓暴秦壯大,有罪。”
張耳道:“暴秦不可能再讓降兵回來,丈夫無法再回家的婦女,與寡婦無異。臣覺得,可要求寡婦改嫁。”
李左車道:“陛下,臣認為,這辦法可行。還有個問題,寡婦生下的子女,是跟隨母親?還是跟隨原本父親家?”
最後商量決定,如果子女十歲以上,並且父親家還有爺爺、叔父之類,子女跟隨父親家,凡是十歲以下的,跟隨母親另嫁的新家。
數天後,邯鄲北部,有三萬七千匹匈奴良馬被帶到這裡,是前不久用物資跟匈奴交換。
劉邦和張良,都來到邯鄲。
邯鄲城內,皇宮書房。
趙歇、張耳、李左車、劉邦、張良五人在此,商討重大事項。
張良一臉愧疚,說道:“我上次提議,三國再聯合匈奴共同出兵滅秦,沒想到,暴秦狡猾,暴秦未滅,我們反倒損失慘重。”
劉邦安慰道:“子房啊!你也是一心為了滅秦,大家目標一致,只是未曾想到,暴秦有連弩和火藥,又非常狡猾,才導致我們慘敗,這不是你的過錯,不必自責。事情已過去,我們以後該做的,就是團結一心抗秦。”
趙歇道:“暴秦能造出火藥、震天雷、連弩、床弩,我們都意想不到啊!最近又聽說給戰馬安裝馬掌,暴秦能想出來的稀奇古怪之物真多。”
張良道:“根據我所得情報,暴秦大多數新發明之物,皆是嬴子嬰想出來的,暴秦有此國君,我們千萬要小心,說不準以後還會有更多未知武器出現。”
張耳道:“如若我們單獨一國,都難以跟暴秦抗衡,三國團結一心,是唯一出路。”
張良道:“昔日,嬴政要一統天下,先後滅六國。如今,嬴子嬰還想再滅六國,獨霸天下,快則一年,慢則三五年,暴秦必出兵。或先攻韓、魏,或先攻趙。韓國最弱小,昔日嬴政就是首先滅韓。如今,韓國很有可能還會首當其衝。”
劉邦拍拍胸脯道:“請放心,無論暴秦先攻韓,還是攻趙,齊國都會全力馳援,絕不能再給暴秦滅他國機會。”
李左車嘆息道:“如若楚、魏、燕三國,也能跟我們團結一起,暴秦就更沒勝算。”
劉邦道:“項羽此人,高傲得很,不足以共同謀事。還有個問題,如若暴秦攻魏,或攻楚,我們救還是不救?”
他看向張良和李左車兩人,三國聯盟中,兩人最有才能,張良善於謀略,李左車善於兵事。
張良道:“兩國雖未與我們結盟,但如若有一國被暴秦所滅,暴秦會更加強大,對我們不利。無論暴秦出兵攻哪個國家,我們都必須救,至於怎麼救,視情況而定。”
李左車道:“如若暴秦攻魏,項羽絕對不會坐視不理,但未必會全力馳援。我覺得,如若暴秦攻魏,我們是要救援,但不是立即救,先集結兵馬做好準備,等楚國先出兵跟秦軍作戰,相互消耗兵力後,我們再救援不遲。如若暴秦出兵攻楚,有項羽來統兵,暴秦未必能佔便宜,我們只需隔岸觀火。如若暴秦取得優勢、深入楚地,我們再出兵救援不遲。”
張良道:“廣武君說得沒錯。如果暴秦出兵韓國、趙國,仇恨暴秦的項羽,未必會置之不理,只是他不太可能與我們配合聯合,各打各的。”
這方面事情商議完畢後,張耳順便對劉邦道:“齊軍降兵有五萬餘,為暴秦修建水渠,讓暴秦更強,當初不如直接戰死。”
提起這個,劉邦很鬱悶,那個呂澤真該死,當初要不是呂澤投降,就算打不贏秦軍,跟秦軍死拼,最少能讓秦軍折損數千。
這下倒好,士兵投降了為暴秦幹事,倒不如戰死還更好。
張耳又再說出,趙國對降兵媳婦處置方法。
劉邦很贊同,也決定讓降兵寡婦改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