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們當中,最有經驗的有四人,曾經在漢中郡教化三國降兵,之後又再三川郡教化百姓;其次還有三人,只曾經在三川郡教化百姓;剩餘的三人是新吏員,是剛加入訓導部,尚無經驗。”
這是特意的人員安排,讓每個小隊都有老吏員,又有新人,以老帶新。
“楚兵對大秦懷有敵意,我們的工作不輕鬆,有經驗的老吏員有優勢,新來訓導的人,若遇到困難,可向老吏員請教,也可來向我稟報、請教。”
講話完畢後,各吏員進入營地內,向各自管轄的帳篷走去。
吏員郭翀,來這裡工作是信心滿滿,負責的是本小隊第一號帳篷。
第一號帳篷內,三十個楚兵回到這裡後,或躺在床上,或坐下,嘰嘰喳喳聊天著。
“別聽暴秦鬼話,想我們替他修建水渠,才說些好聽的話。”
“我們每天吃的,能跟那些小吏一樣?我才不信!”
“等下就知道了,看看晚飯會不會比以前好些!”
“秦賊看管得很嚴,要找機會逃跑太難了!”
“我可不想待在這裡,以後再找機會!”
“就算逃出這裡又能怎樣?你能翻山越嶺逃回楚國去?我不信暴秦鬼話,也不想死,先老老實實待著吧!”
…………
正在楚兵們討論的時候,郭翀進來了。
見吏員到來,只有七人快速站起。
其他人慢吞吞站起,甚至有幾人是在萬般不情願下站起。
根據規定,在營地時,要是有吏員到來,全部人都必須站起來。
楚兵對秦國還有較強的敵意,郭翀沒有因此惱怒。
他說道:“一個時辰前,大隊長有跟你們說過,從今天晚飯開始,秦國士兵、小吏每天吃的飯,跟你們一樣。今天晚飯我吃的飯會有肉,你們吃的同樣有肉。”
再次重申這件事,對於楚兵們來說,勉強算是好訊息。
畢竟,自從被俘或投降以來,他們一次肉都沒吃過。
名叫孫桐的楚兵道:“喂!郭大人,你們秦國為什麼要對我們楚人那麼好?”
郭翀道:“皇帝陛下說了,普天之下的夏人,皆是自家兄弟。秦國對百姓,無論是秦人,還是楚人、趙人、齊人,都視同自家人,皆是一視同仁。”
這種話說過很多次,在以前,這些楚兵或沒認真聽,或是不相信。
名叫許陪的楚兵道:“楚人是楚人,秦人是秦人,怎麼可能是自家人。”
郭翀道:“無論秦人還是楚人,無論是秦國還是楚國,都是諸夏,諸夏之人,皆是自家兄弟,大秦朝廷,視諸夏之人如同自家人,對自家人一視同仁。”
名叫尤達的楚兵道:“你們秦國,把所有人說成自家人。要誰才不是你們秦國的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