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隆道:“當今皇帝年近三十,卻遲遲未立儲君,鄒大人乃朝中重臣,煩請多勸諫陛下。”
事情很明顯了,馮隆過來是為皇子廣爭取太子之位。
鄒離覺得皇帝遲遲不立太子,對此持反對態度,但他更不願意捲入政治鬥爭中,尤其是這種鬥爭,只想好好輔佐皇帝。
就算有他人爭奪太子位,以後誰是合法的皇帝,鄒離就聽命於誰。
他站起身來,說道:“本官自有打算。本官還有家事要忙,恕不奉陪!”
鄒離不肯表態支援,馮隆一臉鬱悶。
他本來還有許多話要說,鄒離不給他機會,馮隆只好悻悻地回去。
第二天,陳平和鄒離繼續來御書房協助皇帝。
陳平道:“陛下,臣昨晚剛接到訊息,韓國、趙國今年冬訓,跟往常不同,故意挑起士兵對大秦仇恨。”
陳平把得到的訊息原原本本講述出來。
聽到如此,鄒離不免驚訝起來。
子嬰慨嘆道:“張良真夠狠,讓其他五國的人都敵視大秦,這麼做是能收一時之效,給朕製造麻煩。”
鄒離道:“陛下說過,這是螳臂當車,不自量力。”
子嬰點頭道:“雖說如此,但那些叛賊這麼做,必會讓朕滅六國時間減緩、統一民心時間減緩。”
說完這件事後,鄒離略作遲疑,說道:“陛下,臣昨晚回去後,淑妃弟弟馮隆已在家中等待……”
他把馮隆在他家的事情說出來。
子嬰並沒有太大的驚訝,在皇家發生這樣的事情屬於正常,馮隆在治粟內史官署任職,陳烈曾建議立太子,兩人有所勾結,也就不足為奇了。
陳平道:“陛下,陳烈應當跟馮隆有勾結,臣可派人調查。”
子嬰道:“不必了,只要不做得過分,朕不給他們計較。”
對於立誰為太子,子嬰有明確的主見,不會被外界因素干擾,有人要爭取太子之位,只要不太過分,沒有觸及他的底線,他可以不計較。
他再問道:“昨晚馮隆所說,兩位卿家有何高見?”
鄒離道:“陛下,臣認為,還是應當早立太子,以穩定人心。除非尚無適合儲君人選。”
陳平沒有發言。
子嬰看向陳平道:“陳卿家以為如何?”
陳平道:“啟稟陛下,臣無意見,全憑陛下聖裁。”
子嬰明顯看出來,陳平過於謹慎,明哲保身,不願意捲入一點點的紛爭。
他來回踱步數次,腦海思量一小會,開口道:“朕給兩位卿家一份新的差事,有勞兩位以後多抽時間。”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