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好一陣子後,戚宗道:“趙國亡了,陛下讓我們投降,諸位覺得,我們降還是不降?”
不等趙將回答,張良搶先回答:“我們絕不能投降?我們根暴秦勢不兩立,只要我們還有一口氣,就得跟暴秦抗爭到底!”
李齊道:“對,我們絕不能投降!我李齊要根暴秦鬥到底,為李家的人報仇。”
對於侄子李左車被殺,李齊在悲痛之餘,燃起了對秦國的極大仇恨。
戚宗環顧眾將一邊,說道:“張丞相和李將軍都絕不降,我同樣如此。若有誰敢背叛趙國,我宰了他。”
張良思緒快速轉動,思量著眼前局勢該如何應對,不久後,他說道:“邯鄲陷落,廣武君戰死,皇帝被逼投降,趙國完了,韓國也保不住了。但是,我們得報仇,誓死跟暴秦鬥到底。我們眼下要做的,就是趕緊撤兵去齊國,在齊國一起抗秦。還得聯絡趙國各地,看看有誰不願投降,讓他們跟我們一道去齊國。若我們突然撤退,對面秦軍必定全力追擊,還得留下五萬兵馬抵抗秦軍,為我們撤退贏得時間。若我們從趙國南邊撤退,有可能遭到秦軍騎兵打擊,最好取道魏地,從漳水河南邊撤退。”
長平東邊一百五十里外,是屬於魏國國境的河東郡。
戚宗道:“張丞相考慮的很周全,我完全贊同。誰願意留下來抵抗秦軍?”
武將們都低下頭,留下來很有可能是死,誰也不希望死的是自己。
李齊道:“將軍,我願留下來,跟秦軍拼到最後一兵一卒。”
戚宗讚賞道:“好,戚將軍勇氣可嘉,十五萬撤退部隊、韓國皇帝家眷們的安全,就靠李將軍了。”
許多武將的家眷都還留在邯鄲,落入暴秦手中,不得不跟家人分離,眾將黯然神傷。
這時,張良想到了守衛彰斧長城的趙豐,他是趙國王室成員,十有八九不願意投降,必須儘快跟他聯絡,除了帶著那五萬士卒前往齊國外,那長城防線不能落入暴秦手中,把長城讓給魏國最好不過。
隨即,張良把這個想法說出來,戚宗完全同意,立即提筆書寫好,派人火速趕往長城送給趙豐。
另外寫好一封書信,派人趕往魏國送給魏豹。
天已黑,第二天,張良騎馬火速趕回長子。
戚宗則是親自趕往齊營,要見齊軍主將周昌。
————————
九月二十九,王元所率的三萬士卒抵達邯鄲,進入城內跟弟弟匯合,秦兵們上到城牆上,歡呼著勝利。
王威興奮道:“大哥,我這次立的功勞夠大了。”
王元拍拍弟弟的肩膀,說道:“做得很好,很快就可以做將軍了。”
王威向他稟報,奇襲邯鄲,一萬騎兵戰死1585人,共斬殺趙軍4805人。
其餘被殺的趙兵,是陳餘親兵所為。
彙報完畢後,王威道:“我們一路行軍,先鞍馬勞頓,在邯鄲住上幾日,其它等大軍趕到再做計較。”
旁邊的呂馬童道:“將軍,我們兵力不足,能奪取邯鄲已是萬幸。末將認為,先守好邯鄲周邊地區,等主力趕到再進軍趙國各地。”
田集、王虞人也覺得這樣最為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