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奇思妙策、這突破性的勝利,讓眾臣意想不到。
原本許多人覺得,要消滅偽趙國的叛徒,還得耗費數年時間,沒想到來得這麼快,眾臣無不興奮。
鍾平道:“陛下,王元將軍用兵如神,真乃奇才也!”
子嬰道:“滅趙最大功勞不是王元,而是陳丞相。策反陳餘、奇襲邯鄲,這是他的獻策,他的計策,能頂得上千軍萬馬。”
原來又是陳平的計謀,陳平在朝中的聲望又更提升一層。
隨即,子嬰頒佈詔書,陳平獻策有功,秩俸升為六千石,又再賞賜良田若干。
陳平大聲謝恩,畢恭畢敬接下詔書。
隨後,陳平道:“陛下,眼下大秦再次到了困難時期。”
子嬰問道:“難在何處?”
陳平道:“徹底掌控趙地需要時間,需要大量兵力留在趙地,需要大量訓導部官吏教化百姓;大量新收復之地免除賦稅徭役一年,府庫開支加重;南邊的楚國很有可能會趁機大舉進攻,有可能還得再徵召男丁入伍,不可避免影響農耕。”
他還說,至於是否需徵召更多男丁入伍,要看楚軍北上進攻的兵力人數而定。
在長平的三十萬大軍,二十萬北上,兩萬留守,七萬南下交由韓信管轄。
這樣一來,王元軍團和韓信軍團,兵力各二十餘萬。
至於南邊的趙佗軍團,原本兵力十五萬,現在縮減至八萬,其餘人員返回家鄉農耕。
新佔領地方需要時間消化,需要一年後才開始上繳賦稅,秦國需要休養生息,除非敵軍大舉入侵,秦國在兩年內不宜主動發起戰事。
陳平道:“陛下,可惜張良這賊子還是逃跑了。他出的主意,趙國、齊國、楚國都效仿,挑起諸夏百姓對大秦的仇視,要讓趙地百姓人心歸服,比以前收復韓地時難度更大。”
廷尉於真道:“陛下,秦律是最好的律令,只要有嚴刑峻法,嚴格執行好秦律,趙地百姓就無法生事。”
子嬰對這個很不認同,駁斥道:“要治理天下,怎可只依賴律法?始皇帝滅六國後的失敗教訓,不可再出現。要讓諸夏百姓歸服,不僅僅要有律法,還要有仁德,法治、德治、仁政缺一不可。不僅要讓百姓無法生事、不敢生事,更要讓百姓歸服,讓他們打心底就不想生事。”
作為法家的於真,儘管有些不服,但不得不承認始皇帝對天下的治理是失敗的。
在其他臣子看來,皇帝不完全依賴臣子給出建議,他自身就有治國之能,具有大的戰略眼光,比始皇帝更英明神武。
此時的韓生,先遲疑了一下,然後出列,謹慎地道:“陛下,始皇帝時期,東方各地許多人不服,還有個原因,那就是扼殺商人,除了農耕外,一切營生皆官營。”
他說出這些話時有些擔憂,生怕皇帝不高興。
不少臣子覺得,這些話恐怕會惹得皇帝不高興。
所幸的是,皇帝神色如常。
7017k